一、实验目的
绘制苯—水—乙醇三组分系统的相图。熟悉三角坐标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苯—水—乙醇系统中,苯和水是完全不互溶的,乙醇和苯、乙醇和水则是完全互溶的。在苯和水的二组分系统中加入乙醇可以促进苯与水的相互溶解。若有一苯和水的二组分系统,组成为K(如图14-1所示),于其中逐渐加入乙醇,系统变为三组分,其总组成将沿图14-1中KB虚线变化(苯与水的比例保持不变)。系统的总组成在曲线AdhC以下区域时,系统存在着互不相溶的两个共轭相。振荡溶液,会出现浑浊状态。继续滴加乙醇至曲线上的d点,系统将由两相区向单相区过渡。一过d点,溶液将由浑变为清,再滴加乙醇至e点,溶液仍为清澈的单相。然后改加水至系统中,则总组成又会沿eC虚线变化(乙醇—苯的比例不变)。到曲线上f点时,系统将曲单相区向两相区过渡。一过f点,溶液又由清澈变为浑浊,继续加水至g点,系统仍为两相。若又改加乙醇至系统中,总组成将沿gB虚线变化,至h点又由两相区进人单相区,溶液又由浊变清。如此反复进行,可获得一系列相变点d、f、h、j等。将它们以及A、C点连接起来,即得到三组分系统的溶解度曲线。相图就作成了。
三、仪器试剂
10cm3酸式滴定管3支;2cm3移液管3支;50cm3锥形瓶2个;吸液球一个,纯苯(A.R.);无水乙醇(A.R.);重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
用移液管移取2cm3苯加入干燥的锥形瓶中,用另一移液管加水0.1cm3。
表14-1
编号
|
V/cm3
|
m/g
|
|
苯
|
水
|
乙醇
|
苯
|
水
|
乙醇
|
合计
|
苯
|
水
|
乙醇
|
每次加
|
合计
|
每次加
|
合计
|
1
2
3
4
5
|
2.00
|
0.10
0.20
0.60
|
0.50
0.90
|
|
|
|
|
|
|
|
|
|
表14-2
编号
|
V/cm3
|
m/g
|
|
水
|
水
|
乙醇
|
苯
|
水
|
乙醇
|
合计
|
苯
|
水
|
乙醇
|
每次加
|
合计
|
每次加
|
合计
|
1
2
3
4
5
|
2.00
|
0.10
0.20
0.60
|
0.50
0.90
|
|
|
|
|
|
|
|
|
|
然后用滴定管滴加乙醇。滴定时速度要慢且充分振荡。至溶液恰好由浊变清时,记下所加乙醇的体积。于此溶液中再加乙醇0.5cm3,用滴定管滴加水至溶液恰好由清变浊,记下所用水的体积。按照表14-1中给的数值继续加水,然后再用乙醇滴定。如此反复进行。取另一干燥的锥形瓶,参照表格14-2,类似于上述步骤操作。
五、数据处理
将相变时溶液中各组分的体积根据实验温度下的密度(数据由实验室提供),换算成质量,并进一步求出各组分的质量百分组成填入表14-1、14-2中。将所得结果绘于三角坐标图上,用平滑曲线连接各点,并将曲线延伸至三角形的两个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