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申请书 |
1.实验教学中心总体情况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
所属学科名称 |
化学 |
隶属部门/管理部门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成立时间 |
1999 |
中心建设 发展历程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中国地质大学为全校学生学习化学学科系列课程而建设的实验教学中心。1984年学校依据优化化学教学资源,挖掘潜力,拓宽专业面的指导思想,将岩矿分析系与基础课部化学教研室合并为应用化学系,并设置了基础化学、应用化学和分析化学等3个教研室和中心实验室。1998年应用化学系与材料系合并,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1999年学院为加强实验教学,重组了大学化学实验室,负责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2000年大学化学实验室通过了湖北省“双基”评估验收,并被授予“合格实验室”。学院遵循宽专业、多方向、厚基础、强能力的改革思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非化学类专业与化学类专业两个层面的化学课程的教学进行系列课程改革。对非化学类专业,将原普通化学、物理化学、部分分析化学内容融合为大学化学,并从整体考虑实验课程的设置;对化学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实验体系等进行了重新设置,进一步优化和重组原有的四大化学基础课,重新构建实验体系,减少重复内容,从化学一级学科的角度按照实验教学的规律,设置实验课程。2005年底,为了充分利用学校的整体优势,建成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教学平台,大学化学实验室更名为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实验中心),将管理机制变更为校、院两级管理。经过学校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实验中心已成为学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地。 |
中心主任 |
姓 名 |
夏华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57.11 |
民族 |
汉 |
专业技术 职 务 |
教授 |
学位 |
博士 |
毕业院校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通讯地址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邮 编 |
430074 |
电子邮箱 |
xia_hua2000@yahoo.com.cn |
联系电话 |
027-67884530 |
中心主任 |
主要职责 |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由长期从事本科实验教学的教授担任,其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全面负责实验中心的工作。负责实验中心的发展规划的制订,实验室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的组织,实验中心教学计划的修订等; (2)负责制定和实施实验中心的规章制度; (3)全面负责实验中心人员的工作安排,培训和聘期考核工作; (4)负责学生创新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
教学科研 主要经历 |
自1982年元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第一线,为大专生、本科生和硕士生开设《普通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基础化学》、《无机合成》和《大学化学》及实验等课程。参加多本教材和实验教材的编写工作。主持完成了《地质类普通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等3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参加完成了《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参加了“大学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公开发表多篇教学研究论文。 主持的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规律研究》目前正在进行; 参加完成了《湘鄂浙地区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科研项目;参加完成了《新型卟啉试剂的合成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地矿部行业基金项目和国家基金西部重大计划《西南岩溶山区地下河水组成变化及植被效应研究》。参加完成了横向研究项目《冀东南凹陷演化的热动力学和成藏动力学综合研究》。 |
教学科研 主要成果 |
1991年《湘鄂浙地区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2001年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获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获校级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 2000年教学研究论文《关于选教制的思考》获湖北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 1998年主编了校内教材《大学化学》; 参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化学》;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有5篇被EI收录。 |
|
|
|
|
|
|
|
|
|
|
|
|
|
专 职 人 员 |
|
正高级 |
副高级 |
中级 |
其它 |
博士 |
硕士 |
学士 |
其它 |
总人数 |
平均 年龄 |
人数 |
8 |
13 |
12 |
1 |
5 |
12 |
12 |
5 |
34 |
44.4 |
占总人数比例% |
23.5 |
38.2 |
35.3 |
2.9 |
14.7 |
35.3 |
35.4 |
14.7 |
教学简况 |
实验 课程数 |
实验项目数 |
面向专业数 |
实验学生人数/年 |
实验人时数/年 |
21 |
168 |
23 |
2130 |
210000 |
环境条件 |
实验用房使用面积(m2) |
设备台件数 |
设备总值(万元) |
设备完好率(%) |
3364 |
1174 |
1400 |
98 |
教材建设 |
出版实验教材数量(种) |
自编实验讲义数量(种) |
实验教材获奖数量(种) |
主编 |
参编 |
3 |
1 |
10 |
|
近五年经费投入数额来源主要投向 |
为了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加强学生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学校对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建设非常重视,特别是对基础实验教学和基础实验室加大了投资力度,近5年来共投资1080万元,使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的环境、条件都得到很大的改善。 分年度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
年 度 |
经 费 |
经 费 来 源 |
使用目的 |
2001年 |
40万元 |
学校 |
常规仪器设备更新,日常运作和维修 |
2002年 |
53万元 |
学校 |
常规仪器设备补充,日常运作和维修 |
2003年 |
46万元 |
学校 |
常规仪器设备购置,日常运作和维修 |
2004年 |
842万元 |
教育部修购费830万元 |
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的整修,日常运作和维修 |
|
近五年中心人员教学科研主要成果 |
近5年来,实验中心人员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50余篇,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3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863”项目子项目3项,科研项目总经费约为1000万元;授权专利13项;承担各类教学改革项目17项,其中获省级奖励4项。出版了专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2部。 |
|
中心成员简表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由专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现有专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3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4人,工程师8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硕士学位,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校级名师2人,45岁以上教师16人,45岁以下教师18人;兼职实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学位 |
中心 职务 |
专业技术 职务 |
所属二级 学科 |
中心工作年限 |
中心工 作职责 |
是否 专职 |
兼职人员 所在单位 、部门 |
1 |
夏 华 |
男 |
1957.11 |
博士 |
主任 |
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负责中心全面工作 |
是 |
|
2 |
安黛宗 |
女 |
1949.12 |
本科 |
|
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3 |
王群英 |
女 |
1967.12 |
硕士 |
|
副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4 |
王运宏 |
男 |
1966.11 |
硕士 |
|
副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5 |
廖桂英 |
女 |
1971.11 |
硕士 |
|
讲师 |
无机化学 |
4 |
教学 |
是 |
|
6 |
金继红 |
男 |
1945.01 |
本科 |
|
教授 |
物理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7 |
张 萍 |
女 |
1956.12 |
博士 |
|
教授 |
物理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8 |
何明中 |
男 |
1954.03 |
硕士 |
副主任 |
副教授 |
物理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9 |
华 萍 |
女 |
1956.01 |
本科 |
|
副教授 |
物理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0 |
杨问华 |
女 |
1954.01 |
本科 |
|
副教授 |
物理化学 |
4 |
教学 |
是 |
|
11 |
王君霞 |
女 |
1976.11 |
硕士 |
|
讲师 |
物理化学 |
4 |
教学 |
是 |
|
12 |
赵中一 |
女 |
1946.01 |
本科 |
|
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3 |
陈艳玲 |
女 |
1955.01 |
博士 |
|
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4 |
帅 琴 |
女 |
1963.01 |
博士 |
|
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5 |
汤志勇 |
男 |
1957.11 |
本科 |
|
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6 |
邱海鸥 |
女 |
1963.01 |
硕士 |
|
副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7 |
李 季 |
女 |
1964.08 |
硕士 |
|
副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8 |
鲁立强 |
男 |
1972.11 |
硕士 |
副主任 |
副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19 |
郑洪涛 |
男 |
1975.09 |
本科 |
|
讲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20 |
周丹娜 |
女 |
1971.04 |
硕士 |
|
讲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21 |
郑建华 |
女 |
1954.06 |
本科 |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22 |
张巧莲 |
女 |
1957.05 |
本科 |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23 |
柯汉忠 |
男 |
1967.01 |
硕士 |
副主任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8 |
教学 |
是 |
|
24 |
白晓涓 |
女 |
1973.08 |
博士 |
|
助教 |
有机化学 |
5 |
教学 |
是 |
|
25 |
刘惠仙 |
女 |
1963.11 |
本科 |
|
副教授 |
化学工程 |
8 |
教学 |
是 |
|
26 |
谢 静 |
女 |
1965.06 |
硕士 |
副主任 |
高工 |
无机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27 |
曹 菱 |
女 |
1969.03 |
硕士 |
|
工程师 |
无机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28 |
田曙玲 |
女 |
1953.02 |
|
|
工程师 |
无机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29 |
王惠玲 |
女 |
1961.05 |
|
|
工程师 |
物理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30 |
董学军 |
男 |
1957.09 |
|
|
工程师 |
物理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31 |
金 萍 |
女 |
1969.06 |
本科 |
|
工程师 |
分析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32 |
魏 清 |
女 |
1964.05 |
|
|
工程师 |
分析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33 |
吴 超 |
男 |
1960.02 |
|
|
工程师 |
分析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34 |
黄绪桥 |
男 |
1964.04 |
本科 |
|
工程师 |
有机化学 |
8 |
实验管理 |
是 |
|
35 |
皮振邦 |
男 |
1957.01 |
本科 |
|
教授 |
物理化学 |
8 |
教学 |
兼 |
|
36 |
吴金平 |
男 |
1956.02 |
博士 |
|
教授 |
物理化学 |
8 |
教学 |
兼 |
|
37 |
陈敬中 |
男 |
1946.08 |
硕士 |
|
教授 |
晶体化学 |
5 |
教学 |
兼 |
|
38 |
杨 祥 |
男 |
1962.02 |
本科 |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8 |
教学 |
兼 |
|
39 |
袁曦明 |
男 |
1951.08 |
硕士 |
|
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教学 |
兼 |
纳米中心 |
40 |
胡圣红 |
男 |
1964.07 |
博士 |
|
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兼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41 |
候书恩 |
男 |
1958.09 |
博士 |
|
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教学 |
兼 |
纳米中心 |
42 |
范力仁 |
男 |
1955.01 |
本科 |
|
副教授 |
高分子 化学 |
8 |
教学 |
兼 |
|
43 |
周朝昕 |
男 |
1967.12 |
硕士 |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4 |
教学 |
兼 |
|
44 |
曾 鸣 |
男 |
1971.03 |
博士 |
|
助教 |
高分子 化学 |
3 |
教学 |
兼 |
|
45 |
田熙科 |
男 |
1975.07 |
硕士 |
|
讲师 |
应用化学 |
3 |
教学 |
兼 |
|
46 |
周成冈 |
男 |
1978.01 |
硕士 |
|
助教 |
应用化学 |
3 |
教学 |
兼 |
|
40 |
胡圣红 |
男 |
1964.07 |
博士 |
|
教授 |
分析化学 |
8 |
教学 |
兼 |
国家重点实验室 |
41 |
候书恩 |
男 |
1958.09 |
博士 |
|
教授 |
无机化学 |
8 |
教学 |
兼 |
纳米中心 |
42 |
范力仁 |
男 |
1955.01 |
本科 |
|
副教授 |
高分子 化学 |
8 |
教学 |
兼 |
|
43 |
周朝昕 |
男 |
1967.12 |
硕士 |
|
副教授 |
有机化学 |
4 |
教学 |
兼 |
|
44 |
曾 鸣 |
男 |
1971.03 |
博士 |
|
助教 |
高分子 化学 |
3 |
教学 |
兼 |
|
45 |
田熙科 |
男 |
1975.07 |
硕士 |
|
讲师 |
应用化学 |
3 |
教学 |
兼 |
|
46 |
周成冈 |
男 |
1978.01 |
硕士 |
|
助教 |
应用化学 |
3 |
教学 |
兼 |
|
|
|
|
|
|
2.实验教学
2-1.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路(学校实验教学相关政策,实验教学定位及规划,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等) 中国地质大学以培养具有“厚基础、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特征的创新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实验中心的工作既要全面体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又要充分结合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贯彻和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 “强化基本技能,培养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化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教学不仅是培养化学类专业创新人才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同时也是培养非化学类专业(地质、资源、环境、工程、材料等专业)学生实验技能、提高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实验中心负责全校不同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并参与组织与化学学科有关的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针对不同类别学生的特点,实验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以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为核心,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基础,以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为目标,构建科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机制,全面推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案是: (1)精心打造“统一规划、四个层次、分类实施、开放教学”的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化学实验的教学平台。 统一规划是指:整合实验教学内容,以精选的实验内容为载体,把相关的实验知识,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有机结合,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实验内容。并统一规划实验室建设、统一安排实验教学、统一使用实验经费和统一调配仪器设备。 四个层次是指:按照化学实验教学规律,打破原有的课程界限,将化学实验教学按照“基础实验—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四个层次,一体化设置。 分类实施是指:实验中心主要面对两类专业学生的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一类是非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学时相对较少;另一类是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学时相对较多。对于这两类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均采用统一的“四个层次”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非化学类专业的四个层次是:基础实验—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拓展实验;化学类专业的四个层次则是:基础实验—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 开放教学是指:设计性实验的内容和实验时间对学生开放,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时间,从事其所感兴趣的实验内容。 (2)采用四个相互结合,构建实验教学内容。 在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和改造的过程中,采用了四个相互结合的原则,构建实验教学内容。这四个相互结合是:基础实验操作技能与现代的分析测试技术相结合;“常规”实验与“微型化”实验相结合;小型多层次的综合实验与跨学科的大型综合实验相结合;必修实验内容与选修实验内容相结合。 (3)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确保实验教学体系获得最大成效。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实验中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为此,实验中心在实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启发式、提问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老师引导和示范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集中学习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根据不同层次实验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 (4)建立网络信息平台,丰富化学实验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种渠道。 实验中心建立了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和部分化学实验的电子课件、视频等,同时也提供了一些理论课的电子课件,方便学生的随时学习。 (5)完善实验中心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为实施实验教学体系提供保障。 建立先进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是实施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实验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方式,统一计划、统一管理、资金统筹、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满足开放式教学的需要,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校、院和实验中心都制定了详细的规章制度,建立了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 |
2-2.实验教学总体情况(实验中心面向学科专业名称及学生数、每年完成的人学时等)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每年开设21门实验课程,实验项目数达168个,面向全校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环境工程、生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等23个专业130个班次,约2130名学生。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每年承担实验教学任务(以2005年统计为例) (不包括开放实验)
类 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学时 |
专业 |
学院 |
班数 |
人时数 |
非 化 学 类 |
大学化学实验 |
40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环境学院 |
3 |
3600 |
4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2400 |
40 |
生物科学 |
环境学院 |
1 |
1200 |
40 |
地质学(基地班) |
地学院 |
1 |
1200 |
40 |
资源勘查工程 (工科基地班) |
资源学院 |
1 |
1200 |
40 |
地质学 |
地学院 |
3 |
3600 |
40 |
资源勘查工程 |
资源学院 |
5 |
6000 |
40 |
石油工程(含钻井、采油、油藏方向) |
资源学院 |
2 |
2400 |
40 |
海洋科学 |
资源学院 |
1 |
1200 |
40 |
地球化学(含环境地球化学方向) |
地学院 |
2 |
2400 |
40 |
安全工程 |
工程学院 |
2 |
2400 |
40 |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 |
珠宝学院 |
2 |
2400 |
40 |
环境工程(含环境与科学方向) |
环境学院 |
2 |
2400 |
30 |
地球物理与动力学试验班 |
地空学院 |
1 |
900 |
30 |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
地学院 |
2 |
1800 |
30 |
土地资源管理(含国土资源信息化方向) |
资源学院 |
2 |
1800 |
10 |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测绘工程 |
工程学院 |
9 |
2700 |
有机化学实验 |
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600 |
16 |
生物科学 |
环境学院 |
1 |
48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 |
12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720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6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360 |
分析化学实验 |
16 |
环境工程(含环境与科学方向)、生物科学 |
环境学院 |
2 |
960 |
化 学 类 |
无机化学实验 |
6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5 |
9000 |
物理化学实验 |
40 |
材料化学,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7 |
8400 |
有机化学实验 |
50 |
材料化学,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6 |
9000 |
分析化学实验 |
6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7200 |
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 |
40 |
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4800 |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 |
8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9600 |
化学工程基础实验 |
24 |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6 |
4320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实验 |
36 |
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2160 |
材料表面与界面 |
6 |
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360 |
无机合成 |
16 |
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960 |
高分子化学实验 |
2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2400 |
精细化学品实验 |
8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9600 |
工业分析实验 |
58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6960 |
电化学综合实验 |
6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7200 |
综合性实验 |
4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4800 |
材料化学综合实验 |
60 |
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3600 |
化学专业课程设计(2周) |
4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4800 |
教学实习 |
40 |
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2 |
2400 |
生产实习 |
100 |
应用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4 |
12000 |
毕业论文( 16 周) |
320 |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6 |
57600 |
总计 |
21门实验课程 |
1910 |
23个专业 |
7个学院 |
130个班 |
209880 |
(文管类选修除外) |
(文管类选修除外) |
|
2-3.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实验课程、实验项目名称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实验教学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结合情况等) 一、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坚持以学生为本,始终把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为此构建了“统一规划、四个层次、分类实施、开放教学” 实验教学体系。 统一规划:按照化学一级学科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 四个层次:根据不同特点将化学实验教学分为四个层次进行,将它们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四个层次的化学实验系列:一是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基本操作练习和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以必做实验项目为主,通过基础实验训练为学生打好扎实的实验基础;二是基本合成训练和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含量测定及结构的表征方法训练,主要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化的实验技术,学会对中、大型仪器的使用,从而增强学生对物质进行表征以及结构分析的能力;三是综合实验,在掌握了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取消专而窄的专业实验,安排综合实验,每个综合实验至少跨两个二级学科,以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设计性实验,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查阅相关文献,选择研究课题,设计实验路线,进行创新研究,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分类实施:实验中心主要承担两类学生的化学实验的教学工作,一类是非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学时相对较少;另一类是化学类专业,化学实验学时相对较多。这两类化学实验教学学时相差很大,故按四个层次设置的化学实验教学内容采取了分类实施的方法: 对于非化学类专业,实验中心按照四个层次的模式,主要将原普通化学实验、原物理化学实验和部分分析化学实验进行整合,构建了现在的大学化学实验体系,由于实验学时的限制,将设计实验内容更换为拓展实验,为非化学类专业的学生了解新领域开启一扇窗口。 对于化学类专业学生,则是采用基础实验—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四个层次的模式,在学生掌握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基础上,结合专业方向,开设跨学科大综合实验,涵盖四大化学的实验内容,要求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提交综述报告,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放教学:采取统一集中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基础性实验,主要采取集 中教学,指导教师讲授和学生动手实验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巩固基本实验技能;对于综合性和设计实验则主要采取开放式实验,由学生自行决定实验时间和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实验中心还采取了两个措施,延伸和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1)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对于化学类专业的学生,结合专业特点和理论知识结构,与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第5学期,安排生产实习。为此,实验中心与相关单位建立了固定的“产、学、研”三结合基地,这些“产、学、研”三结合基地涉及范围广泛,涵盖了食品、医药、卫生、环境和地质等各个领域及其相关领域。通过在这些“产、学、研”三结合基地的生产实习和学习,学生不仅巩固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增强了实验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还开阔了眼界和拓展了知识面。 (2)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空间,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中心一直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为本科生毕业设计、研究生实验研究和学生的课外创新活动提供实验研究平台,在拓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每年实验中心都协助组织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空间,活跃了学生的学术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学生无论毕业后深造还是直接应聘,均认为课外科技活动所积累的经验都是十分可贵的。实验中心每年都接纳60余名本科生进入实验室从事课外科技活动。近两年,实验中心还组织了两届“大学生M.L.设计大赛”,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兴趣及实验技能。 二、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实验选题的更新是在化学实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删除陈旧重复的实验内容,增加新的实验选题,在不增加学时的条件下,保留必要的基本操作训练实验,删除部分验证性实验;引入现代实验技术,注重与工程实际相联系。在重组过程中,力求根据化学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打破传统的二级学科障碍,结合实验教学规律,在一级学科层面上整合基础实验和基础技术实验教学。 综合实验内容的选择遵循“合成制备—分析表征—实际应用”的基本思路。有些内容是在原有的反映我校化学学科特色的专门化实验中精选、整合、更新形成的,有些则是实验中心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而成的,其实验内容涵盖了多个二级学科的知识点,使学生能在化学一级学科的高度上学习化学、理解化学各专业学科之间的最本质的联系和内在的规律。 设计实验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大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的、融多样化教学形式为一体的教学环节。设计性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相对开放,既可以是教师的科研课题,例如将科研项目“克拉玛依油田降粘剂的研制与施工工艺参数及地层降粘模拟研究”和“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为本科生的设计性实验项目;也可以是由教师选择一定的领域,学生自己确定课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行拟定实验方案,并独自的完成实验内容。 对于化学类和非化学类的专业,采用分类实施的方法,开设不同的实验内容。对于非化学类专业而言,可以开出32个实验,其中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基础技术)为18个,占总实验数的53%,综合实验和拓展性实验15个,占总实验数的47%。对于化学类专业,可以开出136个实验,其中基础化学实验(基础+基础技术)为70个,占总实验数的51.5%,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66个,占总实验数的48.5%。 在对实验教学内容整合时,实验中心十分注重环保意识,并引入了绿色化学的理念。选用一部分的微型化学实验,以减少化学药品或化学试剂对环境的损害;在实验项目的设计上尽量采用无毒无公害的化学试剂,例如,在物理化学实验中,以铋代替铅,以乙醇代替苯,等等。 2006年,实验中心对实验项目进行了一些调整,对于非化学类专业,新开设了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Belousov—Zhabotinsky振荡反应。对于化学类专业新开设了稠油族组成的分离测定、高分子材料的合成、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催化活性研究、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应用、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等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中心开设的各层次的实验教学项目见附件一。 |
2-4.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实验技术、方法、手段,实验考核方法等) (1)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基础实验和基础技术实验的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现代的实验技术,在这两个层次上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中心采取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的自主训练相结合,在学生预习实验的基础上,教师对实验原理和操作技术要领详细讲解,对于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操作,教师进行认真规范的演示,并在实验过程中适时指导,每个学生在实验室独立完成实际操作训练和数据测量,课后再撰写实验报告;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规范、正确地掌握和熟练的进行基本实验操作。 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的主要教学目的不再仅仅是基本实验操作训练,而是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是以学生为主导,采取启发式教学,以学生自主训练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必须自行完成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配制溶液、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测量数据、数据分析、结果讨论等,最后撰写实验小论文。 (2)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开放式教学,强化学生实验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设计实验是开放式实验教学和大学生科技活动相结合的、融多样化教学形式为一体的教学环节。设计实验教学重在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设计性、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每组学生为2-4人,既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又注意到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对于涉及大型仪器设备的实验,每组为3-6人,但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操作训练机会。近年来,仅化学类专业每年就有本科生60余人进入实验室,参加各类科技活动,许多实验室都对学生开放。 (3)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网络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探索并建立新的化学实验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借助生动的图像、形象的动画直观生动的讲解仪器的构造与使用,使学生能够很好的理解仪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正确的操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基于网络资源的利用,开展“网上实验演示”、“网上实验预习”,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与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要活动。 (4)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科学和客观地评价教与学的效果 依据各个层次的教学重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考核方式,客观的检验学生在各个层次的学习效果,引导学生不断的改进学习方法,以适应各个层次的教学目的。 对于基础实验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学生课前预习、操作和实验报告为依据,根据相应的评分标准,由指导教师给出每次实验的评分,课程结束时,将每次实验成绩累加,给出最终成绩。 对于基础技术实验则是采用“平时实验成绩(50%)+期末考核成绩(50%)”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实验成绩是根据学生的预习、操作和实验报告给出,期末考核成绩则是根据学生在考核实验项目中的实验结果给出。 对于综合和设计实验采用“综合设计实验报告与答辩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学生的学习成绩以综合设计实验报告及答辩成绩为主,同时参考学生的平时表现、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报告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等。考核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由指导教师组成的答辩组进行评定。 |
2-5.实验教材(出版实验教材名称、自编实验讲义情况等) 实验教学除选用优秀教材外,还自编实验教材和讲义。实验中心教师正式出版了《普通化学实验》(郑学平主编)、《物理化学实验》(肖文丁等编)和《工业分析实验》(赵中一参编);自编了《大学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讲义》、《基础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电化学综合实验》、《材料化学专业实验讲义》、《分析化学实验》、《现代仪器分析实验》和《胶粘剂化学实验讲义》等10本实验讲义。 |
3.实验队伍
3-1.队伍建设(学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规划及相关政策措施等) 人才资源是办学之本,学校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队伍,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学校出台了多种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1)实验教师在工作量考核、酬金发放、职称评定等政策方面与理论课教师同等待遇。 (2)有计划地引进高水平人才,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实验教师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实验技术人员要有学士以上学位。 (3)选派优秀实验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学习、进修,为鼓励留学归国人员回校工作,学校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制度,建立了留学回校工作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4)积极为实验教师创造科研条件,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5)实验技术人员实行聘任制,根据实验教学工作量定编、定岗,在工作量考核、酬金发放、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6)鼓励实验技术人员钻研业务、不断进取,进行实验教学、实验技术、实验室管理方面的研究,促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以实验室管理与改革、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仪器设备的改造等为主题的学术论文学校予以版面费资助。 上述政策措施有效地加强和稳定了实验教学队伍,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
3-2.实验教学中心队伍结构状况(队伍组成模式,培养培训优化情况等)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由专职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兼职教师组成,现有专职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3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4人,工程师8人,5人具有博士学位,12人具有硕士学位,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校级名师2人,45岁以上教师16人,45岁以下教师18人;兼职实验教师1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同时实验中心还聘请优秀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经岗前培训后承担部分实验教学的助课任务。目前实验中心具有一只专兼结合、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治学严谨、教育和科研水平高的实验室队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实验中心非常重视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培训,每年选派2-3名实验教师出国或到国内一流大学进修和培训,有5名实验教师有出国进修经历;青年教师上岗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安排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传帮带,使他们逐步胜任实验教学任务,鼓励实验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有7名青年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加科学研究,要求他们多出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到实验教学中来。对实验技术人员定期举办实验教学研讨活动,不定期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到著名的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培训等,鼓励现有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学习和进修提高自身学历和能力,有一位实验技术人员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一位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在职学习的方式获得硕士学位。 |
3-3.实验教学中心队伍教学、科研、技术状况(教风,教学科研技术能力和水平,承担教改、科研项目,成果应用,对外交流等) 一、实验中心教师教学情况 实验中心教师始终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同时也承担理论课教学,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预做实验,认真批改报告,对学生精心指导,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方面不断创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思维,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在业务上精益求精,不断进取,形成了严谨的教风和学风。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实验中心教师积极从事教改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自2001年以来,承担了4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和13校级教学研究项目(见附件二),建成了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见附件三);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3篇(见附件四),出版实验教材1本,自编实验讲义10本。出版专著、教材和教学参考书12部,大学化学教材己被列入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教材(见附件五)。 二、实验中心教师科研情况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共承担科学研究项目7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 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 项,科研项目经费1000余万元(主要科研项目见附件六)。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50余篇,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见附件七。 三、成果应用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项,授权专利13项,通过湖北省科技厅鉴定的项目7项(见附件八)。 四、对外交流 实验中心十分重视对外交流,近5年来实验中心邀请国际知名学者来校讲学10人次,邀请国内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5人次。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实验中心教师有20余人次参加国内召开的各类教学研讨会,同兄弟院校交流教学改革成果。选派5名教师分别到美国、英国、日本等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不定期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到国内高校实验室参观学习。实验中心先后接待了国内一些院校教师的参观、学习。 |
|
|
|
4.体制与管理
4-1.管理体制(实验中心建制、管理模式、资源利用情况等)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属学校、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两级管理,学校负责总体规划与建设,学院负责实验室日常管理和运行工作。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全面负责实验中心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及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等工作。实验中心下设大学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分析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等。各实验室设有实验室主任1名,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作,实验中心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定编定岗、竞聘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兼职教学人员由实验中心主任根据每年的教学任务进行聘任。 实验中心在人员、实验设施、仪器设备、教学安排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资源共享 。 |
4-2. 信息平台(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实验室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及应用等) 实验中心建立了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网站,实验中心各实验室的计算机己与校园网联网运行,形成了完整的网络系统,该网站设有中心简介、师资队伍、实验教学、设备环境、网上交流等栏目,网络实验教学资源丰富,包括教学视频、网上预习、演示实验、实验教案等,所有网络实验教学资源对师生开放。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多媒体课件等内容均可通过该网站查询,有效地实现了网络辅助教学和教学管理。 |
4-3.运行机制(开放运行情况,管理制度,考评办法,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费保障等) 实验中心在计划实验课以外的时间对学生开放,实验中心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新性、探索性实验研究。学生可通过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按照网上预约程序预约时间,实验技术人员按预约情况准备实验,学生在实验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中心制定了《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形成了学生评估、督导评估和同行评估三位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系统。 学校按实验中心承担的实验教学任务按年度下拨实验教学经费,保证了实验中心实验教学及相关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
5.设备与环境
5-1.仪器设备配置情况(购置经费保障情况,更新情况,利用率,自制仪器设备情况等,列表说明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名称、数量、购置时间、原值)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补充、更新了部分常规实验仪器,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综合热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等大型仪器。目前实验中心共有仪器设备1174台套,总价值1400余万元,5万元以上14台套,仪器设备的利用率达100%,仪器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确保了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明细表见附件九。 根据教学和科研需要,实验中心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还自行研制、改造了部分实验仪器设备,如:JTY-1B型流动注射多功能溶液自动处理系统、日立557双波长分光光度计计算机接口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智能生化实验装置、信号发生器等。 |
5-2.维护与运行(仪器设备管理制度、措施,维护维修经费保障等) 实验中心制定了《仪器设备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低值品和工具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等规章制度。 实验中心设有专门岗位负责仪器设备的管理、维修。 实验中心的设备维修费用,学校采取实报实销、上不封顶的政策,从制度和措施上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
5-3.实验中心环境与安全(实验室智能化建设情况,安全、环保等) 实验中心现有实验室使用面积3364m2,下设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实验室。2004年,实验中心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实验室装配了标准实验台,实验室宽敞明亮,通风设施良好,实验室在安全、环保方面执行国家标准,实验中心消防、灭火设备齐全,各楼层都有紧急出口指示,实验室配有小药箱,装有洗眼器,紧急喷淋器,烟感报警器等,实验中心在三废处理方面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选用绿色化学实验,以减少有毒物质的排放,实验室设有专门容器对各种废液进行回收,然后送交学校集中处理。实验中心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制度》并且责任到人,《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制度》等都置于实验室醒目的位置,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进行安全、环保教育。尚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
|
|
|
6.特色
6.特色 (1)对非化学类专业,构建了“基础实验—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拓展性实验”的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对非化学类专业,实验中心按照四个层次的模式,将原普通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和部分分析化学实验融合为大学化学实验,精心选择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基础技术实验,综合实验和拓展性实验,引入一定量的微型化学实验,将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化学的理念融入化学实验的教学中。调整之后,验证性实验的内容从50%下降到现在的10%左右,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学时少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重视学生实验动手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在“产、学、研”基地的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实验中心倡导实验教学与科研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湖北省地质实验中心、湖北省卫生防疫站、武汉市城市排水监测站、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湖北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等单位进行实习。通过实习,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习了很多在学校、课堂和书本没有学到的知识,包括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在持续的长时间、高强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自己的实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仅增长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将科研成果充实到实验教学中 将部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项目,更新和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内容。 |
|
|
|
|
7.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
7-1.实验教学效果与成果(学生学习效果,项目建设以来主要实验教学成果,获奖情况等) 学生对实验教学评价较高,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实验教学的总体满意率为97%。许多学生认为通过化学实验课,提高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学生查阅文献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实验能力以及科学研究能力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2001年以来,获湖北省第五届“挑战杯”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第三届“挑战杯”三等奖1项,获2002年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获湖北省大学生科技成果三等奖3项。获2006年度“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湖北省一、三等奖各1项。 2004-2005年,材化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论文奖44项(见附件十),2005年以来,材化学院在校本科生共发表23篇学术论文(见附件十一)。 许多学生进入实验中心的创新基地进行课余科学研究,五年来共有65个项目得到了学校创新基金的资助(见附件十二)。2001年以来,在每年举行的校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上,共有14篇论文获一等奖,23篇论文获二等奖, 46篇论文获三等奖(见附件十三)。 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规范化的管理及严格的考核和考评,学生学习效果明显,对己毕业的学生抽样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评价较高,近年来毕业的学生已经有几十人担任了处级领导、总工程师和单位的技术骨干。 |
7-2.辐射作用 (1)实验中心与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襄樊学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共享实验教学资源,共同探讨学科的发展和共享实验中心的仪器设备。 (2)与多所大学合编的教材《现代化学基础》被确定为国家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已经发行了两版,被全国多所高校采用,并获得好评。 (3)实验中心的主要仪器设备在满足本科生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面向全校师生科研服务,使仪器得到更高效的使用。同时,大型仪器设备面向其他兄弟院校服务。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
|
|
|
8.自我评价及发展规划
8-1.自我评价 在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实验中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实验中心定位准确,改革思路清晰、明确,构建了具有地质大学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实验中心十分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建成了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育教学水平高、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精力充沛,热心实验教学的师资队伍。并建立了完善的激励机制,为有效地加强和稳定实验教学队伍,促进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政策保障。 (3)学校十分重视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并制定了有利于实验中心发展的政策与各项规章制度。学校在近五年来共投入1080万元,用于实验仪器的购置、更新和实验环境的改造,满足了实验教学体系的运行,为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4)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了学生评估、督导评估和同行评估三位一体的全面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系统,为贯彻以人为本,开放式教学奠定了基础。 (5)实验中心重视信息平台建设,初步建立了实验中心的网站,学生可通过该网站进行网上实验预习和网上实验学习,进行网上实验预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 (6)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实验中心的实验教学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综上所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基本上具备了申报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条件。 |
8-2.实验教学中心今后建设发展思路与规划 学校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对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速实验中心的建设: (1)整理、固化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果,加强实验教材的立体化建设; 实验中心虽然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对于固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整理出版系列化学实验教材的工作却相对滞后,实验中心将加大这方面的工作,五年内拟正式出版5本实验教材。 (2)完善网上信息平台的建设,丰富网上实验教学资源,完善网上预约系统、实验室药品管理系统、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和网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系统; (3)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立项工作,继续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 在五年内争取申报5项省级实验教学、教改立项。 (4)继续改善实验室的硬件条件,使仪器设备的更新率达到10%以上,购置2-3台目前实验中心缺少的大型仪器设备,以满足学生综合及设计性实验的教学要求。 (5)与1-2所相关学校建立协作关系。 |
9.审核意见
学 校 意 见 |
负责人签字 (公章) 年 月 日 |
专家组意见与建议 |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附件一
非化学类专业大学化学实验项目表
序号 |
实验项目名称 |
实验性质 |
学时 |
1 |
称量练习与酸碱滴定 |
基础 |
2 |
2 |
醋酸电离常数与电离度的测定 |
基础 |
2 |
3 |
燃烧焓的测定 |
综合 |
4 |
4 |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2 |
5 |
配位平衡(微型实验) |
基础 |
2 |
6 |
电解质溶液(微型实验) |
基础 |
2 |
7 |
电化学(Ⅰ)—电极电位、原电池、电解池与金属腐蚀防护(微型实验) |
基础 |
2 |
8 |
电化学(Ⅱ)—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
基础技术 |
4 |
9 |
反应级数及活化能测定(微型实验) |
基础 |
4 |
10 |
蔗糖水解反应速率常数测定 |
综合 |
4 |
11 |
二级反应——乙酸乙脂的皂化 |
基础技术 |
4 |
12 |
二组分金属相图 |
基础技术 |
4 |
13 |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
基础技术 |
4 |
14 |
三组分液体相图(微型实验) |
基础 |
4 |
15 |
磺基水杨酸合铁(Ⅲ)配离子的组成与稳定常数测定(微型实验) |
基础技术 |
2 |
16 |
微珠法测定水中痕量铁(微型实验) |
综合 |
4 |
17 |
常见阴离子的分离检出 |
综合 |
3 |
18 |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检出 |
综合 |
4 |
19 |
难溶无机化合物的溶解 |
综合 |
3 |
20 |
锡、铅、锑、铋 |
基础 |
2 |
21 |
铬、锰 |
基础 |
2 |
22 |
铁、钴、镍 |
基础 |
2 |
23 |
铜、银、锌、汞 |
基础 |
2 |
24 |
水的净化与软化处理 |
综合 |
3 |
25 |
塑料电镀 |
综合 |
2 |
26 |
鲁米诺的化学发光 |
拓展 |
3 |
27 |
Belousov-Zhabotinsky振荡反应 |
拓展 |
2 |
28 |
Liesegang环带:凝胶中的周期性沉淀反应 |
拓展 |
2 |
29 |
表面处理技术 |
综合 |
2 |
30 |
磷酸氧化铜和环氧树脂粘结剂 |
综合 |
4 |
31 |
磷酸盐在钢铁防蚀中的应用 |
综合 |
4 |
32 |
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 |
综合 |
4 |
化学类专业基础实验项目表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性质 |
学时 |
1 |
玻璃管操作和塞子钻孔 |
基础 |
2 |
2 |
分析天平使用 |
基础 |
3 |
3 |
溶液配制 |
基础 |
2 |
4 |
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练习 |
基础 |
4 |
5 |
氯化钠的提纯 |
基础 |
4 |
6 |
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 |
基础 |
3 |
7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的测定 |
基础 |
2 |
8 |
反应级数与活化能的测定 |
基础 |
3 |
9 |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基础 |
3 |
10 |
卤素元素 |
基础 |
3 |
11 |
氧族元素 |
基础 |
3 |
12 |
氮族元素 |
基础 |
3 |
13 |
碳族元素与硼族元素 |
基础 |
3 |
14 |
钛、铬、锰、铁、钴、镍 |
基础 |
3 |
15 |
铜、银、锌、镉、汞 |
基础 |
3 |
16 |
水溶液中阳离子的分离与检出 |
基础 |
4 |
17 |
常见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
基础 |
4 |
18 |
酸碱滴定法测定混合碱中各组分的含量 |
基础 |
4 |
19 |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
基础 |
4 |
20 |
天然水的硬度的测定 |
基础 |
2 |
21 |
强酸与弱酸混合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
基础 |
4 |
22 |
酸碱滴定法测定硫酸铵中氮的含量 |
基础 |
4 |
23 |
氧化还原法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
基础 |
4 |
24 |
铝合金中铝含量的测定 |
基础 |
4 |
25 |
铅铋混合溶液中Pb2+、Bi3+含量的连续测定 |
基础 |
4 |
26 |
分光光度法测定酸碱指示剂的离解常数、滴定指数及酸度分布系数 |
基础 |
4 |
27 |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的含量 |
基础 |
4 |
28 |
直接碘量法测定药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 |
基础 |
4 |
29 |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 |
基础 |
4 |
30 |
沉淀重量法测定氯化钡中钡的含量 |
基础 |
8 |
31 |
邻二氮菲吸光光度法测定铁 |
基础 |
4 |
32 |
熔点与沸点的测定 |
基础 |
4 |
33 |
柱色谱 |
基础 |
4 |
34 |
无水乙醇的制备 |
基础 |
2 |
35 |
用有机玻璃自制赫尔槽试验 |
基础 |
4 |
化学类专业基础技术实验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性质 |
学时 |
1 |
片剂中乙酰水杨酸含量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2 |
α-甘氨基酸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3 |
磺基水杨酸合铁(III)配合物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3 |
4 |
水的净化与软化处理 |
基础技术 |
3 |
5 |
GC填充柱的制备及毛细管柱的安装及性能测试 |
基础技术 |
4 |
6 |
示波极谱法测定矿石中痕量铅 |
基础技术 |
4 |
7 |
苯及其同系物的HPLC色谱分离参数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8 |
HPLC法测定可乐饮料中的咖啡因 |
基础技术 |
4 |
9 |
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 |
基础技术 |
4 |
10 |
合金刚中锰、钒、硅的光谱定量分析 |
基础技术 |
4 |
11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IES) |
基础技术 |
4 |
12 |
铜合金中铜的测定及铜合金中铜与铅的同时测定(恒电流电解法) |
基础技术 |
4 |
13 |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佳温度和时间的选择及环境水样中微量铅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14 |
牙膏中微量氟的测定(离子选择性电极) |
基础技术 |
4 |
15 |
铁矿石中铁含量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16 |
燃烧焓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17 |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18 |
二组分金属相图 |
基础技术 |
4 |
19 |
双液系气液平衡相图 |
基础技术 |
4 |
20 |
摩尔电导率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21 |
电动势测定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函数 |
基础技术 |
4 |
22 |
恒电位法研究金属的阳极行为 |
基础技术 |
4 |
23 |
交流阻抗法测量电极过程参数 |
基础技术 |
4 |
24 |
微机控制测量极化曲线 |
基础技术 |
4 |
25 |
一级反应-过氧化氢的催化分解 |
基础技术 |
4 |
26 |
二级反应-乙酸乙酯的皂化 |
基础技术 |
4 |
27 |
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
基础技术 |
4 |
28 |
固体-溶液界面上的吸附 |
基础技术 |
4 |
29 |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
基础技术 |
5 |
30 |
传热实验 |
基础技术 |
5 |
31 |
精馏实验 |
基础技术 |
5 |
32 |
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 |
基础技术 |
5 |
33 |
红外光谱及旋光度的测定 |
基础技术 |
4 |
34 |
酚酞类化合物的制备 |
基础技术 |
4 |
35 |
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
基础技术 |
8 |
化学类专业综合性实验项目表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性质 |
学时 |
1 |
统一金光红染料的制备 |
综合 |
4 |
2 |
苯乙醚的制备 |
综合 |
6 |
3 |
顺式及反式丁烯二酸的制备 |
综合 |
4 |
4 |
8-羟基喹啉的制备 |
综合 |
8 |
5 |
格氏试剂的制备及性质 |
综合 |
4 |
6 |
乙酰苯胺的制备 |
综合 |
4 |
7 |
重氮盐的制备及性质 |
综合 |
4 |
8 |
环己烯的制备 |
综合 |
4 |
9 |
乙酸乙酯的制备 |
综合 |
4 |
10 |
1-溴丁烷制备 |
综合 |
4 |
11 |
苯甲醇的合成 |
综合 |
4 |
12 |
苯甲酸的制备 |
综合 |
5 |
13 |
FI在线离子交换-原子吸收法测定Cd |
综合 |
4 |
14 |
土壤中钼的形态分析 |
综合 |
6 |
15 |
水样中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
综合 |
6 |
16 |
环境样品中微量有毒有害物质的测定 |
综合 |
8 |
17 |
生物、植物样品中微量元素的测定 |
综合 |
8 |
18 |
恒电位方波测多孔电极的微分电容及比表面积 |
综合 |
4 |
19 |
应用旋转圆盘电极测定反应粒子的扩散系数和电镀溶液的微观分散能力 |
综合 |
4 |
20 |
三角波动电位扫描法测定金属的腐蚀速率 |
综合 |
4 |
21 |
方波电流法测定化学电源的欧姆内阻 |
综合 |
4 |
22 |
光亮镀镍及镀镍液的处理方法和镀层厚度测定 |
综合 |
4 |
23 |
光亮镀光亮剂的用量及镀液分散能力测定 |
综合 |
4 |
24 |
铜镍双层电镀 |
综合 |
4 |
25 |
非金属材料电镀试验(湿法) |
综合 |
4 |
26 |
铝阳极氧化着色试验 |
综合 |
4 |
27 |
溶胶-凝胶法制备氧化钛微粉 |
综合 |
4 |
28 |
水热法合成纳米氧化锌 |
综合 |
4 |
29 |
催化剂载体-活性氧化铝的制备 |
综合 |
4 |
30 |
纳米氧化锆的固相合成 |
综合 |
4 |
31 |
膨胀计法测定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反应速率 |
综合 |
8 |
32 |
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
综合 |
6 |
33 |
聚已二酸乙二醇酯的制备 |
综合 |
8 |
34 |
聚乙烯醇缩甲醛的制备 |
综合 |
4 |
35 |
淀粉胶粘剂的制备及应用 |
综合 |
4 |
36 |
白乳胶的制备及应用 |
综合 |
4 |
37 |
酚醛脂胶粘剂的制备、应用及性能测试 |
综合 |
8 |
38 |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
综合 |
4 |
39 |
Styrene的乳液聚合 |
综合 |
6 |
化学类专业设计性实验项目表
序号 |
实验名称 |
实验性质 |
学时 |
1 |
综合分析实验 |
设计性 |
8 |
2 |
岩石矿物分析 |
设计性 |
8 |
3 |
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及组成测定 |
设计性 |
4 |
4 |
含铬废水的处理及测定 |
设计性 |
4 |
5 |
超强吸水剂的合成与性能检测 |
设计性 |
20 |
6 |
聚氨酯材料的合成与性能检测 |
设计性 |
20 |
7 |
蒙脱石改性及其吸附性能实验 |
设计性 |
20 |
8 |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检测 |
设计性 |
12 |
9 |
精细化学品制备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
设计性 |
24 |
10 |
稠油族组成的分离测定 |
设计性 (A类)必修选做 |
40 |
11 |
环境样品(水、土等)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测定 |
12 |
果鲜、蔬菜中维C的测定 |
13 |
环境水样中COD、BOD的测定 |
14 |
环境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
15 |
食品和保健品中营养成分的测定 |
16 |
化妆品中有害重金属离子的测定 |
17 |
各类植物样品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测定 |
18 |
精细化学品化学配方设计及实施 |
设计性 (B类) 必修选做 |
40 |
19 |
高分子材料的合成 |
20 |
纳米材料制备 |
21 |
污水处理试验 |
22 |
电池材料的制备 |
23 |
金属腐蚀与防护 |
24 |
植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 |
25 |
酪氨酸酶的提取及催化活性研究 |
设计性 (C类) 必修选做 |
40 |
26 |
有机改性膨润土的制备及应用 |
27 |
废干电池的综合利用 |
附件二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承担的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来 源 |
年 限 |
项目 负责人 |
参加人员 |
1 |
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 |
湖北省教育厅 |
1998~2001 |
金继红 |
夏华、何明中 |
2 |
开发式、设计性实验教学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 |
湖北省教育厅 |
1998~2003 |
汤志勇 |
帅琴、邱海鸥、郑洪涛、赵中一 |
3 |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置及综合实验课建设 |
湖北省教育厅 |
1998~2003 |
赵中一 |
何明中、邱海鸥、鲁立强 |
4 |
分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 |
湖北省教育厅 |
2005~2006 |
赵中一 |
帅琴、李季、邱海鸥、鲁立强 |
5 |
跨学科联合共建油田化学系列课程建设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998~2001 |
陈艳玲 |
|
6 |
智能生化反应装置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999~2001 |
黄绪桥 |
|
7 |
物理化学课程“相平衡”部分大学CAI的研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999~2001 |
张 萍 |
何明中、郑洪涛 |
8 |
现代测试技术CAI研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0~2001 |
帅 琴 |
|
9 |
分析化学CAI研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0~2001 |
黄慧萍 |
|
10 |
微型实验在大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0~2001 |
安黛宗 |
华萍、谢静等 |
11 |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建设和改革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1~2003 |
郑建华 |
柯汉忠、杨祥、刘恒胜 |
12 |
精选教学内容,构筑新的无机化学授课体系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1~2003 |
夏 华 |
王运宏、王群英 |
13 |
大学化学课程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研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2~2004 |
安黛宗 |
华萍、夏华等 |
14 |
有机化学实验微量实验教学研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2~2004 |
郑建华 |
柯汉忠、杨祥、刘恒胜 |
15 |
大学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6~2007 |
金继红 |
安黛宗、夏华等 |
16 |
《大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6~2008 |
安黛宗 |
华萍、夏华等 |
17 |
氧弹式量热计计算机采样系统及数据处理系统的研制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2006~2007 |
何明中 |
鲁立强、王惠玲、金继红 |
|
|
|
|
附件三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获得的省级教学奖励
序 号 |
项目名称 |
获奖情况 |
获奖人 |
授奖单位 |
时间 |
1 |
分析化学 |
湖北省精品课程 |
赵中一 |
湖北省教育厅 |
2006.05 |
2 |
现代晶体化学 |
湖北省教学成果(教材)一等奖 |
陈敬中 |
湖北省政府 |
2004.12 |
3 |
工科化学系列课程建设的研究 |
湖北省教学成果 三等奖 |
金继红、夏华、何明中 |
湖北省政府 |
2001.09 |
4 |
结晶学多媒体CAI |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优秀多媒体课件三等奖 |
陈敬中 |
湖北省教育厅 |
2002.12 |
|
|
|
附件四
2001以来实验中心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刊 名 |
作 者 |
发表时间 (年度、卷、期) |
1 |
普通化学实验CAI的设计与研制 |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
夏 华 |
2001,20(2) |
2 |
科学与人文琴瑟共鸣 |
科技进步与对策 |
夏华等 |
2003,20(4) |
3 |
大学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
理工高教研究 |
廖桂英 安黛宗 |
2005,24(1) |
4 |
浅谈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 |
交通高教研究 |
陈艳玲等 |
2003,7(增刊) |
5 |
深入教学改革,积极开展微型化学实验研究 |
全国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
谢 静 安黛宗 |
2001,04 |
6 |
大学化学实验改革与微型化学实验 |
中国地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论文集 |
安黛宗 |
2001,7 |
7 |
当代大学化学教育的合理延伸 |
中国地质大学50周年论文集 |
安黛宗等 |
2002,10:359 |
8 |
大学化学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
《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创新人才培模式》,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华 萍 安黛宗 |
2004,5:50 |
9 |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科建设战略及模式的初步设想 |
21世纪学科建设论文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陈艳玲等 |
2001:209 |
10 |
用《高等化学教学资源库》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
“首届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论文摘要集(南京) |
赵中一 金继红 |
2006 |
11 |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确立学生主题地位 —— “工业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走进21世纪——纪念中国地质大学建校50周年文集,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汤志勇 |
2002:346 |
12 |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
中国科技论坛 |
柯汉忠等 |
2003(增刊) |
13 |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
咸宁师专学报 |
柯汉忠 |
2002,22(3) |
附件五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编写出版的专著、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序号 |
著 作 名 称 |
主编 |
排名 |
出版社 |
出版 时间 |
1 |
现代化学基础(第二版,面向21世纪教材) |
金继红 |
2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5 |
2 |
现代晶体化学 |
陈敬中 |
1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1 |
3 |
大学化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
金继红 |
1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7 |
4 |
大学化学实验 |
安黛宗 |
1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7 |
5 |
无机及分析化学题解 |
赵中一 |
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1 |
6 |
物理化学题解 |
何明中 |
3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1 |
7 |
物理化学习题详解 |
金继红 |
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3 |
8 |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 |
金继红 |
1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5 |
9 |
化学工程技术全书 |
陈艳玲 |
3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2 |
10 |
野外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
盛绍基 |
1 |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2005 |
11 |
无机及普通化学题解 |
安黛宗 |
|
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1 |
12 |
有机化学题解 |
郑建华 |
|
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01 |
|
|
|
附件六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主要 参与者 |
经费/万元 |
起止时间 |
项目来源 |
1 |
共晶凝聚过程非平衡相变动力学演化行为的统一理论研究 |
吴金平 |
|
20 |
2000~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971048) |
2 |
生物增生结构的LA-ICP-MS分析 |
胡圣红 |
帅 琴 |
26 |
2006~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575061) |
3 |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固-液双相联合催化动力学研究 |
张 萍 |
|
26 |
2006~200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576129) |
4 |
浅层地下水系统对污染物的敏感性及其内在净化 |
|
陈艳玲 |
4 |
2000~200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83205) |
5 |
洪湖湿地生物增生结构中元素同位素分布归类研究 |
帅 琴 |
|
3 |
2006~2007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6ABA351) |
6 |
ZSM-5新型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 |
吴金平 |
|
3 |
2006~2007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6ABA349) |
7 |
生物降解材料聚乳酸/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制备规律研究 |
夏 华 |
何明中、王运宏、廖桂英 |
|
2006~2007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前瞻性研究 2006ABA353) |
8 |
黄姜皂素的提纯 |
李 季 |
|
10 |
2004~2006 |
科技部863子项目(2004AA601050) |
9 |
生物酶对甲醇在玻碳电极上液相催化氧化行为的研究 |
张 萍 |
汤志勇 |
5 |
2002~2003 |
科技部863子项目 |
10 |
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 |
范力仁 |
|
20 |
2002~2005 |
科技部863子项目 |
11 |
新型多功能保水剂系列产品研制与产业化开发 |
范力仁 |
|
4 |
2005~2005 |
科技部863子项目 |
12 |
纳米结构热障涂层工艺应用研究 |
候书恩 |
|
100 |
2002~2005 |
国防科工委基础项目 |
13 |
纳米氧化锆材料研制 |
候书恩 |
|
150 |
2004~2006 |
国防科工委民口项目 |
14 |
自动采样在线功能块的研制 |
林守麟 |
邱海鸥、胡圣虹、汤志勇 |
10 |
2002~2004 |
科技部国家攻关项目 |
15 |
纳米稀土高效PDP荧光粉 |
袁曦明 |
|
50 |
2004~2006 |
武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计划(2004003068-1) |
16 |
阿奇霉素的微粉化制备及分散片剂型改进研究 |
皮振邦 |
田熙科、华萍、刘惠仙 |
15 |
2004~2006 |
武汉市科技局攻关项目(200460001050) |
17 |
纳米硫磺的生产工艺中试放大研究 |
皮振邦 |
华萍、田熙科 |
1 |
2003~2004 |
武汉市科技局 |
18 |
富钴结壳(核)中微量元素,分子化石和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海洋环境研究 |
胡圣红 |
|
6 |
2001~2005 |
中国大洋协会“十五”开发研究项目子项目 (DY-105-0104-5) |
19 |
佛山市陶土新材料应用开发平台 |
皮振邦 |
田熙科、华萍、刘惠仙 |
10 |
2003~2004 |
佛山市科学技术局 |
20 |
佛山市陶土(高岭土)新材料技术开发平台(2) |
郑建华 |
|
8 |
2005~2006 |
佛山市科技局 佛山市研究院 |
21 |
新型半导体单原子化学气象沉积动力学机理研究(APCI协议) |
吴金平 |
周成冈、 杨问华 |
38 |
2005~2010 |
美国Air Products & Chemicals 公司 国际合作研究 |
22 |
纳米PbO的研制及应用 |
皮振邦 |
田熙科、 郑建华 |
50 |
2000~2001 |
佛山市佛山化工厂 |
23 |
克拉玛依油田降粘剂地研制与施工工艺参数及地层降粘模拟研究 |
陈艳玲 |
王群英、郑建华、李季 |
100 |
2001~2004 |
新疆克拉玛依市三达有限责任公司 |
24 |
陶土原料的纳米化制备 |
皮振邦 |
田熙科、杨超、刘惠仙、郑建华 |
37.5 |
2002 |
广东佛陶集团物资 有限公司 |
25 |
电解金属锰生产过程中环保型钝化液的研究 |
皮振邦 |
田熙科、郑建华、刘惠仙 |
150 |
2004 |
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04036044) |
|
|
|
|
附件七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发表的代表性的学术论文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刊 名 |
作 者 |
发表时间 (年度、卷、期) |
1 |
高岭石-聚丙烯腈夹层复合物的制备 |
矿物岩石 |
夏 华 |
2001,21(4):7 |
2 |
高岭石/苯甲酰胺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硅酸盐学报 |
张生辉 夏华 |
2004,32(5):631 |
3 |
高岭石/醋酸钾插层复合物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
夏 华 |
2006,38(1):126 |
4 |
Self-Assembly Fractal amicrostructures of HPAM/Chromium Acetate and HPAM/Phenolic Aldehyde Colloical Dispersion Gel |
Journal of Dispr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Yanling Chen |
2003,24(1):113 |
5 |
Flow-Injection Analysis and Voltammetric Detection of NADH with a Poly-Toluidine Blue Modified Electrode |
Analytical Sciences |
Yanling Chen |
2004,20(1):507 |
6 |
Simultaneous Dtermination of Dopamine and Ascorbic Acid at the Poly(Toluidine Blue)Modified Electrode |
Analytical Sciences |
Yanling Chen |
2004,20:1725 |
7 |
Photooxidation of bisphenol A(BPA) in water in the presence of ferric and carboxylate salts |
Water Research |
Danna Zhou |
2004,38:4107 |
8 |
Fe(III)-oxalate complexes induced photooxidation of diethylstilbestrol in water |
Chemosphere |
Danna Zhou |
2004,57:283 |
9 |
聚苯乙烯大单体和丙烯酸辛酯的规整接枝共聚物 |
合成橡胶工业 |
廖桂英 |
2003,26(4) :208 |
10 |
Determination of trace amounts of germanium by flow injection hydride generation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with on-line coprecipitation Panzhihua Lithosomes |
Talanta |
Shi Jianbo Tang Zhiyong |
2002,56:716 |
11 |
Chemisorption of C28fullerene on c(4×4) reconstructed GaAs(001) surface: A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tudy |
Physical Review B |
Shujuan Yao Chenggang Zhou |
2005,71:195316 |
12 |
Adsorption of fullerenes Cn (n=32,36,40,44,48,60) on the GaAs(001)-c(4×4) reconstructed surface |
Physical Review B |
Chenggang Zhou |
2006,73:195324 |
13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moxicillin nanostructures |
Nanomedicine: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
Xike Tian |
2005,1:323 |
14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地质样品中Pb同位素比值 |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胡圣虹 |
2003,24(1):55 |
15 |
Determination of Sub-Trace Sc, Y and Rare Earth Elements in Carbonate by ICP-MS with Inter-element Matrix-matched Technique |
J.Rare Earths |
Shenghong Hu |
2003,21(2):124 |
16 |
Applicaton of an Orthogonal Method for Optimizing a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 |
Analytical Sciences |
HonglinYuan Shenghong Hu |
2002,3(18):701 |
17 |
Volatile Organic Solvent Induced Signal Enhancements i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A case study of methanol and acetone |
Spectrochim Acta,Part B, |
Zhaochu Hu, Shenghong Hu |
2004,59:1242 |
18 |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of Nano Fluorescent Powder of Y4Al2O9:Eu3+ |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Sci.Ed.Mar. |
Ximing Yuan |
2003,18(1):41 |
|
|
|
附件八
2001年以来实验中心教师所获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序 号 |
成果名称 |
项目 完成人 |
获奖名称、等级或 鉴定单位、时间 |
1 |
地质找矿中金属指示元素及无机阴离子测试新技术研究 |
赵中一(2)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12 |
2 |
APA-型自动探针原子化器研制及其分析性能研究 |
候书恩(1)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12 |
3 |
金属表面负载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方法 |
赵中一(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2139272.2,2004.03 |
4 |
常温固结的石材及其制法 |
安黛宗(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1138342.9,2005.06 |
5 |
蓄水发泡陶土及其制备方法 |
安黛宗(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3128340.3,2005.03 |
6 |
常温压缩粉煤灰砖及其制法 |
安黛宗(2)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1138341.0,2005.03 |
7 |
片状纳米氧化锌单晶的制备方法 |
安黛宗(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3125434.9.0,2006.01 |
8 |
柱状蓄水多孔发泡陶土块 |
安黛宗(1) |
国家实用新型研究专利,授权专利号:ZL03255144.4,2004.11 |
9 |
高纯纳米硫的制备方法 |
皮振邦(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3128015.3,2005.05 |
10 |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
候书恩(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1128448.X,2004.09 |
11 |
一种制备铝酸盐长余辉发光粉的方法 |
袁曦明(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2115979.3,2004.07 |
12 |
制备纳米荧光粉铝酸钇的方法 |
袁曦明(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1138218.X,2004.03 |
13 |
一种制备铕激活的钇钆硼酸盐荧光粉的方法 |
袁曦明(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02115978.5,2004.05 |
14 |
A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Europium Activated Yttrium Gadolinium Borate Phosphor Particles |
袁曦明(1) |
US6,905,636B2 2005.06 |
15 |
一种制备高效红色小颗粒荧光粉的方法 |
袁曦明(1) |
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ZL200310111207.8,2006.01 |
16 |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新材料-发发泡陶土研究 |
安黛宗(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4.03 |
17 |
纳米蒙脱石的制备与应用 |
皮振邦(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2.03 |
18 |
高纯纳米硫的制备与应用 |
皮振邦(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3.07 |
19 |
环保型电解锰无铬钝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
皮振邦(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4.12 |
20 |
纳米稀土高效荧光粉的制备与开发 |
袁曦明(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2.06 |
21 |
微波法制备高效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2O4:Eu2+,Dy3+的新工艺 |
袁曦明(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2.06 |
22 |
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
候书恩(1) |
湖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2001.10 |
附件九
设备明细表
序号 |
设 备 名 称 |
型 号 |
单 价 |
购置日期 |
数量 |
1 |
AIR COMORESSOR空压机 |
RW-2P |
2080 |
199911 |
1 |
2 |
COD测试仪 |
HI99721 |
18000 |
200409 |
1 |
3 |
阿贝折光仪 |
WYA |
738.5 |
198012 |
14 |
4 |
安捷伦6890N气相色谱仪 |
6890N |
200000 |
200602 |
1 |
5 |
半自动分析天平 |
TG328B |
520 |
198308 |
8 |
6 |
笔式酸度计 |
PHEP |
520 |
200001 |
7 |
7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光共振仪 |
SPR |
115500 |
200410 |
1 |
8 |
冰箱 |
美菱161升 BCD |
2000 |
199709 |
12 |
9 |
玻璃气流干燥器 |
星火牌 B型 |
665 |
199809 |
13 |
10 |
不锈钢高压釜 |
FYXD0.3 |
11200 |
200312 |
2 |
11 |
不锈钢器械台 |
*QXT1-1 |
1280 |
199811 |
2 |
12 |
布氏粘度计 |
DV-II+ |
41700 |
200409 |
1 |
13 |
测微光度计 |
WCC-9W |
5300 |
197811 |
1 |
14 |
超纯水器 |
UPW-10N |
28000 |
200103 |
1 |
15 |
超低频信号发生器 |
XFD-8C |
3000 |
199512 |
3 |
16 |
超级恒温器 |
CS501 |
1600 |
200309 |
20 |
17 |
超净工作台 |
SZX |
3275 |
199812 |
1 |
18 |
超声波清洗机 |
AS2060 |
1900 |
199910 |
6 |
19 |
超声波细胞粉碎仪 |
JY-88II |
9134 |
200212 |
1 |
20 |
超声细胞粉碎机 |
JY92-IID |
12200 |
200312 |
1 |
21 |
承重台 |
* |
1500 |
200511 |
2 |
22 |
充氧装置 |
WGR-1 |
1680 |
200309 |
2 |
23 |
臭氧发生器 |
TTYX-40 |
1350 |
200409 |
2 |
24 |
纯水机 |
PQJ-10 |
2800 |
200412 |
1 |
25 |
大气采样器 |
TH-110B |
2050 |
200005 |
4 |
26 |
单盘分析天平 |
TD-12 |
1890 |
198012 |
4 |
27 |
氮气瓶 |
WP-219A2 |
800 |
199812 |
1 |
28 |
低频信号发生器 |
XFD-8B |
2480 |
200309 |
1 |
29 |
低速台式大容量离心机 |
TDL-5 |
6800 |
200111 |
2 |
30 |
低速自动平衡微型离心机 |
LDZ4-0.8A |
790 |
199809 |
6 |
31 |
低温槽 |
DFY-5/25 |
6800 |
200412 |
2 |
32 |
电池程控测试仪 |
PCBT-138-8D-A |
12000 |
199903 |
1 |
33 |
电池装配实验装置 |
* |
17600 |
200510 |
1 |
34 |
电锤及钻头 |
康凯26重型 |
1850 |
200309 |
1 |
35 |
电导率仪 |
DDS-11A |
650 |
200309 |
8 |
36 |
电动搅伴机 |
D-8401W |
864 |
200209 |
46 |
37 |
电动振筛机 |
8411 |
2500 |
200312 |
1 |
38 |
电镀电源 |
DF1740SC |
920 |
200309 |
5 |
39 |
电化学分析工作站 |
LK98BII |
48500 |
200409 |
3 |
40 |
电机 |
80-50 |
2000 |
200210 |
2 |
41 |
电解式测厚仪 |
DJH-D |
5616 |
200004 |
1 |
42 |
电炉控制器 |
KSY-6D-16 |
2070 |
199412 |
1 |
43 |
电热板 |
* |
1000 |
199809 |
8 |
44 |
电热鼓风干燥箱 |
PRS68-3 |
640.5 |
198012 |
11 |
45 |
电热恒温水浴锅 |
HH.SY11-NI4 |
860 |
200201 |
8 |
46 |
电热套 |
ZHQ |
560 |
200103 |
4 |
47 |
电热蒸馏水器 |
20升/时 |
1500 |
199612 |
2 |
48 |
电泳仪 |
JS94G |
24800 |
200312 |
1 |
49 |
电源 |
JJW |
2250 |
199812 |
2 |
50 |
电蒸馏水器 |
HSZ11-10 |
1190 |
199808 |
2 |
51 |
电子称 |
YP-1200 |
1363 |
200212 |
8 |
52 |
电子分析天平 |
1601MP8-1 |
3974.8 |
198404 |
7 |
53 |
电子分析天平 |
AL104 |
5900 |
200412 |
2 |
54 |
电子恒速搅拌机 |
GS-12 |
1500 |
199812 |
5 |
55 |
电子交流稳压器 |
614-C |
1780 |
198912 |
1 |
56 |
电子精密天平 |
PB602-E |
6000 |
199911 |
1 |
57 |
调速多用振荡器 |
HY-4 |
1176 |
200106 |
11 |
58 |
调制解调器 |
大众56K |
500 |
200007 |
1 |
59 |
多功能电化学分析测试仪 |
CHI 660A |
111220 |
199905 |
1 |
60 |
多功能搅拌器 |
HJ-5 |
1098 |
200001 |
4 |
61 |
多功能数字式阿贝折射仪 |
2WE-T |
8000 |
200412 |
1 |
62 |
多功能一体机 |
KX-553CN |
2499 |
200509 |
1 |
63 |
多媒体微机 |
PII/350 |
8500 |
200004 |
14 |
64 |
鄂式破碎机 |
XPC-100*60 |
5975 |
199312 |
1 |
65 |
二氧化碳瓶 |
* |
755 |
200001 |
2 |
66 |
反射投影仪 |
FTY-1 |
1586 |
198310 |
1 |
67 |
分光光度计 |
722型 |
3560 |
199408 |
19 |
68 |
伏安仪 |
* |
9977.5 |
198212 |
1 |
69 |
服务器 |
PRECISION 450 |
36000 |
200310 |
1 |
70 |
付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
Avatar37 |
199400 |
200412 |
1 |
71 |
改进型阿贝折射仪 |
2WAJ |
1600 |
200412 |
1 |
72 |
干燥箱 |
101A-1型 |
2500 |
199809 |
4 |
73 |
高速离心机 |
LXT-IIB |
12000 |
200006 |
1 |
74 |
高温控制器 |
KS |
1000 |
200206 |
1 |
75 |
高温脱水仪 |
JH-1 |
25000 |
200409 |
1 |
76 |
高效液相色谱仪 |
PE-200B/785A |
177870.66 |
199905 |
1 |
77 |
高压反应釜 |
不锈钢 5L |
14800 |
200006 |
1 |
78 |
高压釜 |
FYX-0.5 |
15480 |
200304 |
3 |
79 |
高阻直流电位差计 |
UJ-9/1 |
945 |
197910 |
1 |
80 |
隔膜真空泵 |
DDA-P104-BN |
5800 |
200111 |
2 |
81 |
隔水培养箱 |
PYX-DH |
5225 |
199812 |
1 |
82 |
工作站 |
DELL 470 |
34000 |
200409 |
2 |
83 |
鼓风干燥箱 |
KWY-101 |
842 |
199110 |
1 |
84 |
固相萃取装置 |
57004 |
15737 |
200111 |
2 |
85 |
管式电阻炉 |
SG-3-12 |
3600 |
200309 |
3 |
86 |
光谱电极自动车床 |
TC-6A |
3080 |
198010 |
1 |
87 |
光谱投影仪 |
* |
2636.62 |
198212 |
1 |
88 |
函数记录仪 |
3036-22 |
13400 |
200309 |
2 |
89 |
函数信号发生器/计数器 |
EE1642B |
2400 |
200206 |
2 |
90 |
恒电位仪 |
8511B |
4500 |
200011 |
4 |
91 |
恒速搅拌器 |
SXTQ-1-120 |
1258 |
200212 |
18 |
92 |
恒温干燥箱 |
CS101-1AB |
3432 |
200212 |
1 |
93 |
恒温循环器 |
HX-1050 |
4640 |
200309 |
1 |
94 |
红外干燥箱 |
404-1 |
1543.5 |
197912 |
1 |
95 |
红外快速干燥器 |
WS70-1 |
550 |
200006 |
3 |
96 |
激光打印机 |
HP 1010 |
1600 |
200410 |
1 |
97 |
极谱分析仪 |
JP-303 |
19800 |
199609 |
1 |
98 |
集群服务器 |
TC4000L |
450000 |
200512 |
1 |
99 |
集热式恒温磁力搅拌器 |
DF-101S |
1100 |
200312 |
1 |
100 |
计算器 |
声宝 PC-1 |
2450 |
198603 |
1 |
101 |
交换机 |
EN-2516SV |
780 |
200404 |
2 |
102 |
胶体磨 |
JM50 |
4600 |
200312 |
2 |
103 |
金相显微镜 |
XJP-6A |
10500 |
200107 |
1 |
104 |
晶体管电源 |
WYJ-300 |
852 |
199209 |
1 |
105 |
晶体管稳压电源 |
WYJ-45VIOA |
1800 |
198312 |
1 |
106 |
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
WY-17A |
500.5 |
197906 |
1 |
107 |
精密电子分析天平 |
AY120 |
5925 |
200209 |
5 |
108 |
精密电子天平 |
BL-220H |
3300 |
200209 |
36 |
109 |
精密数显酸度计 |
PHS-25 |
982 |
199911 |
23 |
110 |
精密数字气压温度计 |
DP-A(YW) |
3600 |
200405 |
1 |
111 |
精密稳压电源 |
YJ-42 |
1575 |
197912 |
1 |
112 |
均质机 |
SL860-70 |
16400 |
200206 |
1 |
113 |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
KF-HSB |
1700 |
200412 |
1 |
114 |
康氏振荡器 |
KS |
1000 |
200001 |
4 |
115 |
可擦写光盘刻录机 |
HP 8230e |
2800 |
200107 |
1 |
116 |
可见分光光度计 |
722N |
3000 |
200312 |
11 |
117 |
可控硅温度控制器 |
KSY-60-16 |
1800 |
199811 |
1 |
118 |
可控马福炉 |
SX2-4-10 |
1400 |
200309 |
1 |
119 |
空气压缩机 |
V-0.29/7 |
3900 |
200412 |
2 |
120 |
空压机 |
2V-0.3/7 |
1537 |
197807 |
2 |
121 |
库伦滴淀仪 |
KD-771B |
7000 |
198312 |
1 |
122 |
浪潮微型计算机-希望IVP |
希望系列-ITN1 |
8650 |
199912 |
1 |
123 |
离子活度计 |
PXS-215 |
3861 |
200103 |
1 |
124 |
离子色谱仪 |
ZIC-IIY-R |
26650 |
198908 |
1 |
125 |
列管换热器装置 |
* |
7596 |
199912 |
2 |
126 |
流动电解池 |
CHI130 |
7885 |
200211 |
1 |
127 |
流动注射分析仪 |
FIA-3100 |
15000 |
200211 |
2 |
128 |
流动注射仪 |
JTY-1 |
10000 |
199707 |
1 |
129 |
流化床干燥装置 |
* |
7740 |
199912 |
2 |
130 |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装置 |
* |
11700 |
199912 |
2 |
131 |
罗氏泡沫测定仪 |
* |
1050 |
199801 |
2 |
132 |
马弗炉 |
SX-4-10 |
1890 |
199109 |
3 |
133 |
马福炉(带控温仪) |
SX2-4-10 |
1100 |
200312 |
3 |
134 |
灭菌器 |
YXQ-SG41-280 |
950 |
199812 |
1 |
135 |
模具 |
HF-2 |
1000 |
200306 |
2 |
136 |
凝胶时间测定仪 |
GT-SHP |
29500 |
200412 |
1 |
137 |
抛光机 |
P-1 |
1500 |
200309 |
1 |
138 |
泡沫回弹系数测定仪 |
HTY-C |
6000 |
200412 |
1 |
139 |
偏光显微镜 |
XPT-7 |
1155 |
198310 |
1 |
140 |
平板研磨机 |
MJ-200 |
9418.5 |
199411 |
1 |
141 |
漆膜附着力试验仪 |
QFZ |
1661.1 |
199408 |
1 |
142 |
气流干燥器 |
C型 |
527 |
200212 |
18 |
143 |
气相色谱仪 |
GC900A |
64000 |
199901 |
1 |
144 |
去湿机 |
RPD-PL225-W |
2195 |
198706 |
6 |
145 |
全自动分析天平 |
TG328A |
577.5 |
198310 |
56 |
146 |
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
HD5-300 |
871 |
198509 |
1 |
147 |
全自动交流稳压器 |
HD5-500 |
1070 |
198509 |
2 |
148 |
热变形维卡软化点温度仪 |
XWB-300C |
43000 |
200412 |
1 |
149 |
热导式热量计 |
* |
33390 |
198011 |
1 |
150 |
日立氘灯 |
H4161 |
6500 |
200401 |
1 |
151 |
溶出分析仪 |
MP-2 |
25000 |
199811 |
1 |
152 |
熔体流速测定仪 |
SRZ-400C |
16000 |
200406 |
1 |
153 |
乳化机 |
BME-100LX |
4250 |
199812 |
1 |
154 |
润湿角测量仪(带相机) |
C-1 |
8200 |
199812 |
1 |
155 |
三目显微镜 |
XSZ-7G |
9000 |
200412 |
1 |
156 |
筛振精馏塔实验装置 |
* |
25740 |
199912 |
2 |
157 |
渗透仪 |
TST-70 |
780 |
200504 |
1 |
158 |
生物显微镜 |
X5Z-G |
3700 |
200103 |
1 |
159 |
石英二次蒸馏器 |
* |
5000 |
198103 |
1 |
160 |
石英亚沸高纯水蒸馏器 |
SYZ-A |
3250 |
200101 |
1 |
161 |
示波极谱仪 |
CJP-2 |
8700 |
199612 |
1 |
162 |
示波器 |
ST-16A |
960 |
199812 |
5 |
163 |
示波器 |
TEKTRONIK 2265 |
6300 |
199712 |
1 |
164 |
视频切换机 |
CS-128A |
2000 |
200510 |
1 |
165 |
数显超级恒温水浴锅 |
501BS |
2020 |
200312 |
1 |
166 |
数显热量计控制器 |
SR-1 |
2580 |
200309 |
2 |
167 |
数字电导率仪 |
DDS-12A |
1520 |
199611 |
6 |
168 |
数字熔点测定仪 |
WRS-1B |
9600 |
200309 |
2 |
169 |
数字式粘度计 |
SNB-1 |
6900 |
200309 |
2 |
170 |
数字酸度计 |
PHS211C |
1890 |
200209 |
8 |
171 |
数字酸度计 |
PHS-3C |
2206 |
200012 |
21 |
172 |
数字粘度计 |
NDJ-8S |
5450 |
200102 |
2 |
173 |
数字自动旋光仪 |
WZZ-2S |
12800 |
200309 |
2 |
174 |
双笔记录仪 |
3036-22 *B |
13500 |
199609 |
1 |
175 |
双波长双光束分光光度计 |
557 |
101350.14 |
191004 |
1 |
176 |
双电极恒电位仪 |
SID-1 |
7632 |
199612 |
1 |
177 |
双目显微镜 |
XSZ-4G |
2200 |
200412 |
1 |
178 |
双液系沸点测定仪 |
FDY |
2260 |
200412 |
10 |
179 |
双踪示波器 |
XJ4241 |
1890 |
200309 |
1 |
180 |
水泵 |
1DB35 |
600 |
200211 |
1 |
181 |
水浴锅 |
HH.SYH-N11C |
530 |
200212 |
19 |
182 |
水浴恒温振荡器 |
SHA-B |
6200 |
200111 |
2 |
183 |
酸度计 |
PH211A |
2800 |
200409 |
6 |
184 |
台式干燥箱 |
WG2W03SBC |
1895 |
199311 |
2 |
185 |
台式高速离心机 |
TGL-16B |
2300 |
199312 |
1 |
186 |
台式计录仪 |
XWT-164 |
2569.98 |
198504 |
1 |
187 |
台式冷冻干燥箱 |
FD-1 |
18600 |
200412 |
1 |
188 |
台式离心机 |
TDL-5 |
5600 |
200312 |
2 |
189 |
台式迷你超声清洗器 |
KQ-50 |
1320 |
200309 |
2 |
190 |
天平台 |
* |
1200 |
200511 |
20 |
191 |
填料吸收塔实验装置 |
* |
18990 |
199912 |
2 |
192 |
通用库仑仪 |
KLT-1 |
5850 |
199812 |
1 |
193 |
投影机(含屏幕) |
PT-U1X87 |
15980 |
200409 |
1 |
194 |
透视恒温槽 |
TS040 |
4000 |
200412 |
5 |
195 |
土壤硬度计 |
TE-3 |
3100 |
200509 |
1 |
196 |
推车 |
* |
3200 |
200212 |
1 |
197 |
万向排风罩 |
* |
1280 |
200305 |
16 |
198 |
微波炉 |
WD800 |
773 |
200201 |
1 |
199 |
微电脑控制金相实验炉 |
JXL-2 |
3908.75 |
200012 |
7 |
200 |
微机 |
锐丽5110T |
4998 |
200501 |
16 |
201 |
微机 |
P4 |
6560 |
200510 |
65 |
202 |
微机(含刻录机) |
锐丽5115H |
7000 |
200210 |
|
203 |
微型喷雾干燥机 |
WP-1.5 |
26800 |
200412 |
1 |
204 |
温度控制器 |
KSJD6.3-12 |
1400 |
200005 |
4 |
205 |
稳压电源 |
DH1716 |
7400 |
199810 |
1 |
206 |
稳压电源 |
WYJ-9B |
721 |
197806 |
5 |
207 |
涡流测厚仪 |
SMH-08 |
3510 |
200004 |
1 |
208 |
无机膜离试验设备 |
S005 |
42000 |
200210 |
1 |
209 |
无油气体压缩机 |
WM-2H |
2750 |
200301 |
1 |
210 |
显微图像分析系统 |
XTJ30 |
35000 |
200409 |
1 |
211 |
箱式电炉 |
SRJX-4-13 |
1900 |
198310 |
1 |
212 |
箱式电阻炉 |
SX2-5-12 |
4100 |
200103 |
2 |
213 |
箱式节能电阻炉 |
SX2-4-13 |
3500 |
200006 |
1 |
214 |
消毒器 |
* |
22000 |
200506 |
1 |
215 |
小型数显干燥箱 |
DZF-250 |
2240 |
200309 |
2 |
216 |
旋片式真空泵 |
2X-4 |
1600 |
199809 |
2 |
217 |
旋转园盘电极 |
ATA-1B |
3580 |
200309 |
1 |
218 |
旋转圆盘电极 |
ATA-1A |
3900 |
200001 |
2 |
219 |
旋转粘度计 |
NDJ-1 |
2852 |
200309 |
2 |
220 |
旋转蒸发器 |
RE-52AA |
5800 |
199812 |
6 |
221 |
循环冷却水泵 |
5L 25度 |
6900 |
200103 |
1 |
222 |
循环水真空泵 |
SHB-B95 |
2110 |
200312 |
22 |
223 |
压力蒸汽消毒器 |
YX 280A |
800 |
200302 |
1 |
224 |
压片机 |
FW-4A |
5500 |
200306 |
1 |
225 |
盐雾试验箱 |
FQY-010A |
23000 |
199810 |
1 |
226 |
氧弹式热量计 |
GR3500型 |
8500 |
199912 |
8 |
227 |
液晶显示器 |
L17LA-J |
4500 |
200411 |
1 |
228 |
液相色谱柱 |
C18 |
2980 |
200103 |
1 |
229 |
荧光分光光度计 |
LS-55 |
207612 |
200501 |
1 |
230 |
萤光分光光度计 |
930 |
1060 |
198804 |
1 |
231 |
硬盘手写板 |
钻石7200 |
2180 |
200010 |
1 |
232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WFX-110 |
169000 |
199905 |
1 |
233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WFX-1F2 |
52564.09 |
199210 |
1 |
234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WFX-2 |
22000 |
198105 |
1 |
235 |
原子荧光光谱仪 |
AF-610A |
100000 |
200310 |
1 |
236 |
张力仪 |
JZHY-80 |
8300 |
200102 |
1 |
237 |
真空泵 |
2X-2 |
1320 |
199809 |
8 |
238 |
真空干燥箱 |
668 |
1802 |
197811 |
1 |
239 |
真空干燥箱 |
DZF-6020 |
4000 |
200212 |
1 |
240 |
真空干燥箱 |
ZK-82AB |
5104 |
200212 |
2 |
241 |
真空油泵 |
2XZ-4 |
1258 |
200212 |
1 |
242 |
直流复射式检流计 |
AC15-2 |
1233 |
200209 |
5 |
243 |
直流高电势电位差计 |
UJ25 |
3273 |
200209 |
5 |
244 |
直流毫伏毫安表 |
C4 |
735 |
197912 |
1 |
245 |
直流稳压电源 |
WYK-305B2 |
2100 |
200107 |
2 |
246 |
智能搅拌机器 |
DR2001 |
3700 |
200203 |
1 |
247 |
智能控温器 |
DR2001 |
2500 |
200203 |
1 |
248 |
智能酸度计 |
DRPH-4 |
4000 |
199912 |
1 |
249 |
浊度仪 |
WGZ-200 |
4700 |
200201 |
1 |
250 |
紫外分光光度计 |
WF2800-D2C |
12000 |
200006 |
1 |
251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TU-1800PC |
32320 |
200211 |
1 |
252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UV-2102PCS |
37110 |
200201 |
1 |
253 |
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
XG-125 |
1625 |
198211 |
4 |
254 |
紫外可见光光度计 |
UV-9100 |
6900 |
199801 |
1 |
255 |
自动电压击穿仪 |
GWJ-50K |
46000 |
200312 |
1 |
256 |
自动双重纯水蒸馏器 |
SZ-93 |
2800 |
199811 |
1 |
257 |
自动旋光仪 |
WZZ--2A |
9300 |
199809 |
3 |
258 |
综合热分析仪 |
STA409PC |
377400 |
200507 |
1 |
259 |
组织捣碎机 |
J-J-2 |
1100 |
199811 |
1 |
260 |
循环水式真空泵 |
SHZ-D(Ⅲ) |
1250 |
200603 |
2 |
261 |
精密数字压力计 |
DP-AW(微差压) |
2900 |
200603 |
6 |
262 |
表面张力玻璃仪器装置 |
DP-AW |
880 |
200603 |
8 |
263 |
示波器 |
ST-16A |
550 |
200603 |
2 |
264 |
滑线式变阻器 |
BX7-11 |
250 |
200603 |
6 |
265 |
精密数字气压温度计 |
DP-A(YW) |
3100 |
200603 |
3 |
266 |
饱和标准电池 |
BC-3 |
150 |
200603 |
6 |
267 |
真空干燥箱 |
DZF-6021 |
2200 |
200602 |
1 |
268 |
真空泵 |
2XZ-2 |
900 |
200602 |
1 |
269 |
电子天平 |
ALC-110.4 |
5000 |
200512 |
12 |
270 |
数显恒温水浴锅 |
HH-2 |
380 |
200603 |
10 |
271 |
冷柜 |
SC-219 |
2500 |
200604 |
1 |
272 |
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 |
Jan-80 |
470 |
200602 |
18 |
273 |
净水机 |
PQJ-10 |
3500 |
200602 |
3 |
274 |
数显电导率仪 |
DDS-11A |
680 |
200603 |
10 |
275 |
微型打印机 |
WD-16TPCH |
800 |
200603 |
9 |
276 |
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 |
Jan-80 |
470 |
200602 |
4 |
277 |
标准型数字万用表 |
UT-56 |
260 |
200603 |
1 |
278 |
pH 计 |
PB-10 |
1760 |
200603 |
20 |
279 |
非可调式电炉 |
KTD-1 |
40 |
200603 |
10 |
282 |
自动旋光仪 |
WZZ-2B |
7450 |
200601 |
8 |
283 |
ZD-BZ振荡实验装置 |
ZD-BZ |
5800 |
200601 |
8 |
284 |
pXD-2型通用离子计 |
pXD-2型 |
2200 |
200601 |
4 |
285 |
铜离子电极 |
306型 |
100 |
200601 |
4 |
286 |
电子天平 |
ALC-201.3 |
3400 |
200603 |
4 |
287 |
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 |
SWC-ⅡD |
2290 |
200601 |
2 |
288 |
阿贝折射仪 |
WYA |
1800 |
200601 |
10 |
289 |
精密数字压力计 |
DP-AF(真空) |
2350 |
200601 |
10 |
290 |
调速多用震荡器 |
KS |
880 |
200603 |
1 |
291 |
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 |
SDC-Ⅲ |
4300 |
200601 |
6 |
292 |
恒温加热磁力搅拌器 |
DF-101S |
800 |
200601 |
6 |
293 |
电导率仪 |
DDSJ-308A |
2950 |
200603 |
6 |
294 |
原子力显微镜 |
MultiMode/NS3A |
$108300 |
200408 |
1 |
295 |
等离子体光质谱仪 |
POEMS III |
4004700 |
200504 |
1 |
296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
HP6890GC/5973MSD |
779000 |
199909 |
1 |
297 |
X射线粉晶衍射仪 |
X’Pert PRO |
1940000 |
200501 |
1 |
附件十
2004-2005年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奖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获奖学生 姓名 |
指导教师姓名 |
获奖 等级 |
获奖 时间 |
1 |
聚苯胺及其取代结构导电性的计算化学研究 |
朱顺泉 |
吴金平 |
一等奖 |
2004 |
2 |
化学共沉淀法制备M2T/AT复合粉体的研究 |
杨 蕊 |
沈上越 |
一等奖 |
2004 |
3 |
GC-MS测定煤山A 剖面芳烃组分分子化石及其古环境意义 |
黄咸雨 |
汤志勇 |
二等奖 |
2004 |
4 |
SPME-ICP-MS联用技术在铅形态分析中的应用 |
李 明 |
帅 琴 |
二等奖 |
2004 |
5 |
TiO2变体结构研究及地质学意义 |
孙 凡 |
孟大维 |
二等奖 |
2004 |
6 |
钛酸钡压电陶瓷Na、Mo共掺杂及其性能研究 |
谭永红 |
黄焱球 |
二等奖 |
2004 |
7 |
超声化学法制备阿奇霉素微粉 |
赵小雨 |
皮振邦 |
三等奖 |
2004 |
8 |
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测定抗癌药物6-巯基嘌呤 |
李秀丽 |
黄慧萍 |
三等奖 |
2004 |
9 |
松辽盆地西部斜坡区近地表化探样品中壤气烃的分析研究 |
罗荣川 |
葛 文 |
三等奖 |
2004 |
10 |
国产离子交换膜电解电流效率的比较研究 |
孙世强 |
张 萍 |
三等奖 |
2004 |
11 |
横向加热石墨管的性能与测试 |
王小菊 |
金泽祥 |
三等奖 |
2004 |
12 |
花生油制备生物柴油 |
王艳良 |
黄慧萍 |
三等奖 |
2004 |
13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快速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锆铪钪钍 |
席永清 |
邱海鸥 |
三等奖 |
2004 |
14 |
α-高放废液独居石微晶玻璃固化体的研究 |
张 成 |
何 涌 |
三等奖 |
2004 |
15 |
天然纳米粘土矿物海泡石的性能与应用 |
付 涛 |
陈敬中 |
三等奖 |
2004 |
16 |
掺杂ZnO薄膜制备及拉曼光谱表征 |
李素辉 |
李 珍 |
三等奖 |
2004 |
17 |
掺杂铌酸锶钡(SBN)晶体人工合成与分析 |
申 慧 |
雷新荣 |
三等奖 |
2004 |
18 |
无定形硅酸盐矿物-聚丙烯酸盐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
唐祥虎 |
范力仁 |
三等奖 |
2004 |
19 |
制备工艺对微波介质陶瓷性能的影响 |
王 辉 |
徐建梅 |
三等奖 |
2004 |
20 |
Ni-P-SiC化学复合镀层的研究 |
柯文明 |
汤中道 |
三等奖 |
2004 |
21 |
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橄榄石和辉石中Mg同位素的研究 |
马仲武 |
郑洪涛 |
一等奖 |
2005 |
22 |
BaAl12O19:Mn2+荧光粉的制备及其后处理的实验研究 |
张锦化 |
袁曦明 |
一等奖 |
2005 |
23 |
粉煤灰/聚丙烯酸钠高吸水复合材料制备条件研究 |
凌 辉 |
沈上越 |
一等奖 |
2005 |
24 |
Mg掺杂ZnO系列薄膜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 |
石 晶 |
李 珍 |
二等奖 |
2005 |
25 |
独居石微晶玻璃的化学稳定稳定性研究 |
廖 凯 |
何 涌 |
二等奖 |
2005 |
26 |
SBR处理奥里油沥青污水 |
胡香云 |
周朝昕 |
二等奖 |
2005 |
27 |
BaTiO3-Bi0.5Na0.5TiO3体系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高兰芳 |
黄焱球 |
二等奖 |
2005 |
28 |
方解石分解反应的热力学及热动力学研究 |
秦芳芳 |
何明中 |
三等奖 |
2005 |
29 |
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酸根和硅酸根的流路设计研究 |
肖玉芳 |
帅 琴 |
提名奖 |
2005 |
30 |
β-环糊精及其交聚物主-客体分子识别研究及分析 |
王学伟 |
赵中一 |
提名奖 |
2005 |
31 |
古DNA的提取、扩增和测序实验 |
邓金花 |
袁俊霞 |
提名奖 |
2005 |
32 |
准东稠油降粘与防膨问题的研究 |
王 颖 |
陈艳玲 |
提名奖 |
2005 |
33 |
木质素调剖堵水剂及性能的研究 |
贾双琳 |
杨 祥 |
提名奖 |
2005 |
34 |
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痕量Zn的方法研究 |
陈 乐 |
邱海鸥 |
提名奖 |
2005 |
35 |
分光光度法测薯蓣皂甙元 |
黄 芬 |
李 季 |
提名奖 |
2005 |
36 |
疏水性模板上制备甲壳素晶须/WPU复合材料的研究 |
别业强 |
曾 鸣 |
提名奖 |
2005 |
37 |
纳米碱式硝酸铋的X射线衍射分析 |
段 运 |
范力仁 |
提名奖 |
2005 |
38 |
SiGe合金半导体中碳相关缺陷与Ge含量的关系 |
杨福华 |
谭 劲 |
提名奖 |
2005 |
39 |
高介基质中ZnO量子点的生长特征研究 |
林金如 |
黄焱球 |
提名奖 |
2005 |
40 |
二氧化钛光催化陶瓷的制备与研究 |
张智丹 |
沈 毅 |
提名奖 |
2005 |
41 |
PZT-PZN/PVDF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陈福平 |
胡 珊 |
提名奖 |
2005 |
42 |
Ba-Ln-Ti系微波介质陶瓷热稳定性的影响 |
高慧娟 |
徐建梅 |
提名奖 |
2005 |
43 |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及性能表征 |
徐 松 |
杨 眉 |
提名奖 |
2005 |
44 |
磷酸钛氧钾(KTP)晶体及掺杂晶体的合成及结构 |
王志扬 |
雷新荣 |
提名奖 |
2005 |
附件十一
2005年以来本科生发表的学术论文
序号 |
论 文 名 称 |
刊 名 |
作 者 |
发表时间 (年度、卷、期) |
1 |
纳米级金红石相二氧化钛晶胞数原子数和晶面原子数的计算与研究 |
陶瓷科学与艺术 |
张青龙 吴国友 |
2005,4:9 |
2 |
硅灰石最小纳米化结构探讨及其粉体制备的研究现状 |
中国陶瓷工业 |
王焕磊 |
2005,12(6):26 |
3 |
氮化硅晶须的研究现状 |
化工新型材料 |
王焕磊 王伟 王金亮 |
2005,33(6):9 |
4 |
乙二胺的应用及其下游产品开发 |
河北化工 |
孔望清 张良晓 谢静思 |
2005,3:13 |
5 |
二苯胺的应用及其下游产品开发 |
贵州化工 |
孔望清 谢静思 |
2005,30(3):10 |
6 |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内蒙古石油化工 |
张良晓 |
2005,7:3 |
7 |
表面活性剂在化学分离中的应用 |
河北化工 |
张良晓 孔望清 |
2005,4:20 |
8 |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采油工程中研究及应用 |
四川化工 |
张良晓 |
2005,8(4):13 |
9 |
碳酸二甲酯的生产与下游产品的开发 |
浙江化工 |
孔望清 |
2005,36(8):17 |
10 |
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
吉林水利 |
孙永明 |
2005,9:13 |
11 |
我国硅灰石的生产应用及其深加工现状 |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
王焕磊 |
2005,5:14 |
12 |
AB-8型大孔树脂分离提纯葛根素的研究 |
分析试验室 |
张江义 |
2005,24(11):13 |
13 |
木质素胶粘剂的开发及应用 |
中国胶粘剂 |
孔望清 王小雪 |
2005,14(11):44 |
14 |
纳米WO3薄膜材料的制备及掺杂改性研究新进展 |
中国钨业 |
吴国友 |
2005,20(5):29 |
15 |
纳米WO3薄膜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 |
中国钼业 |
吴国友 |
2005,29(4):35 |
16 |
超细WO3粉体的制备现状及表征方法研究 |
光谱实验室 |
吴国友 |
2005,22(6):1121 |
17 |
高岭土的工业进展与应用现状 |
矿业工程 |
朱 华 |
2005,3(6):25 |
18 |
闪锌矿最小纳米化颗粒的理论计算 |
中国粉体技术 |
任永鹏 |
2006,1:20 |
19 |
纳米堇青石晶胞参数计算与研究 |
矿业研究与开发 |
朱 华 |
2006,26(1):40 |
20 |
纳米WO3薄膜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无机盐工业 |
张青龙 吴国友 |
2006,38(1):9 |
21 |
改性乙二醛-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的研究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孙永明 |
2006,13(1):100 |
22 |
纳米级方解石结构参数的表征 |
安全与环境工程 |
孙永明 |
2006,13(1):1036 |
23 |
纳米WO3薄膜的制备及掺杂研究 |
化学试剂 |
刘洪娟 |
2006,28(6):336 |
附件十二
2001年以来本科生业余科研立项情况
序号 |
姓 名 |
项 目 名 称 |
资助金额 |
年度 |
1 |
郭春芬 |
梯度金属/陶瓷材料的制备 |
800元 |
2001 |
2 |
吴春明 |
天然装饰石材表面保护膜制备及研究 |
800元 |
2001 |
3 |
屈孟华 |
改性沸石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吸附 |
300元 |
2001 |
4 |
张 杰 |
固体分子间渗透在胶结剂中的应用 |
300元 |
2001 |
5 |
于永波 |
自然状态花卉与室内装饰 |
300元 |
2001 |
6 |
郭永强 |
聚合物光电池的研究 |
400元 |
2001 |
7 |
蒋文光 |
合成石材的研制 |
400元 |
2001 |
8 |
陈 亮 |
关于PVC卡片边角料表面颜料及薄膜清洗技术的研究 |
400元 |
2001 |
9 |
于永波 |
建筑材料表面广告贴纸污垢清洗剂的研制 |
400元 |
2001 |
10 |
夏志平 |
酸碱滴定管改进 |
400元 |
2001 |
11 |
郑京荣 |
零售网络研究及其电子平台 |
200元 |
2001 |
12 |
艾常涛 |
纳米插层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 |
800元 |
2002 |
13 |
屈孟华 |
环扬/沸石纳米复合材料在环保中的应用 |
1000元 |
2002 |
14 |
胡汉清 |
室内有害气体的演变与治理(甲醛) |
500元 |
2002 |
15 |
吕 莹 |
光催化降解载体的研究 |
500元 |
2002 |
16 |
周振泽 |
Si3N4晶须的研制 |
600元 |
2002 |
17 |
李胜涛 |
纳米掺杂微波介质陶瓷纳米粉制备 |
600元 |
2002 |
18 |
徐 芳 |
软陶的配方及工艺研究 |
600元 |
2002 |
19 |
彭丽霞 |
多种有机或无机物复合材料的研制 |
600元 |
2002 |
20 |
韩 琪 |
绿色化学之实验室含铬废液的处理 |
600元 |
2002 |
21 |
王 贵 |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的方法研究及应用研究 |
600元 |
2002 |
22 |
李 明 |
微生物在冶金和石油工业中的应用 |
600元 |
2003 |
23 |
张琼珍 |
长江中游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
600元 |
2003 |
24 |
王晓辉 |
高聚物前驱法制纳米刷 |
400元 |
2003 |
25 |
牛宗霞 |
纳米陶瓷制备及性能研究 |
400元 |
2003 |
26 |
李永勇 |
空气中甲醛测定与降解 |
400元 |
2003 |
27 |
高 展 |
改性LiMn2O4正极材料的研制 |
400元 |
2003 |
28 |
邱学科 |
制浆法造纸工业废水中的木质素的处理 |
400元 |
2003 |
29 |
夏玉娟 |
高韧性微晶陶瓷的制备 |
500元 |
2003 |
30 |
张国栋 |
葛根中葛根素的提取和纯化 |
600元 |
2004 |
31 |
冯 青 |
石笋中酸不溶物研究气候的变化 |
600元 |
2004 |
32 |
张少杰 |
蒙脱石改性环氧树脂建筑结构胶的研究 |
400元 |
2004 |
33 |
周 健 |
纳米量子链的制备与研究 |
400元 |
2004 |
34 |
刘永来 |
粉煤灰堇青石陶粒制备工艺的研究 |
400元 |
2004 |
35 |
孙玉婷 |
曲酸试纸 |
400元 |
2004 |
36 |
王焕磊 |
氮化硅纳米线的研制 |
400元 |
2004 |
37 |
高兰芳 |
BBNT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研究 |
400元 |
2004 |
38 |
吴海军 |
甲醇固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
600元 |
2004 |
39 |
石 磊 |
LaMCM-41、CeMCM-41、YMCM-41介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研究 |
400元 |
2004 |
40 |
彭继荣 |
羟基磷灰石/硅灰石基多孔陶瓷懂得制备和性能研究 |
500元 |
2004 |
41 |
周凤玲 |
氧化锌量子点薄膜的制备研究 |
800元 |
2005 |
42 |
孙永明 |
环保型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研究 |
800元 |
2005 |
43 |
伍 飞 |
关于高校(学生)学术激励弊端的研究 |
600元 |
2005 |
44 |
任永鹏 |
高掺粉煤灰复合水泥的研制 |
500元 |
2005 |
45 |
孟祥明 |
水热法合成BLT体系微波介质陶瓷的研究 |
500元 |
2005 |
46 |
石 巍 |
一种无机薄膜的光学和电学的性质研究 |
500元 |
2005 |
47 |
包鲁明 |
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LiMn2O4晶体力度及晶体缺陷的研究 |
500元 |
2005 |
48 |
吴国友 |
溶胶-凝胶法制备较高光敏感性WO3光致变色溶胶的研究 |
500元 |
2005 |
49 |
韩世忠 |
木质素调剖剂的应用研究 |
500元 |
2005 |
50 |
张良晓 |
壳聚糖在环境与分析科学中的应用 |
500元 |
2005 |
51 |
孔望清 |
武汉涨度湖沉积物中色素的测定及其环境意义 |
500元 |
2005 |
52 |
朱 华 |
纳米堇青石陶瓷的研制 |
500元 |
2005 |
53 |
刘红娟 |
黄磷尾矿综合利用---制备微晶玻璃工艺初步研究 |
500元 |
2006 |
54 |
任富建 |
液相沉积法复合掺杂制备纳米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500元 |
2006 |
55 |
王戈明 |
电气石粉体改色与改性工艺研究 |
500元 |
2006 |
56 |
桑劲等 |
矿物复合高分子保水材料生产中关键中控方法的实验研究 |
500元 |
2006 |
57 |
戴 雷 |
掺杂PZT复合材料的制备 |
500元 |
2006 |
58 |
林 蔓 |
凝胶自燃烧法制备BaTiO3基抗还原介质陶瓷 |
500元 |
2006 |
59 |
吴勇民 |
洞穴滴水中类脂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
500元 |
2006 |
60 |
刘甜甜 |
凹凸棒石/天然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500元 |
2006 |
61 |
方刚等 |
鳞片状锌粉的制备 |
600元 |
2006 |
62 |
徐志良 |
纳米炉甘石洗剂的制备 第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助项目 |
1000元 |
2003 |
63 |
罗东岳 |
纳米硫磺在洗涤剂(保健香皂)中的应用 第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助项目 |
1000元 |
2003 |
64 |
周 健 |
准一维半导体纳米阵列的可控生长 第九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助项目 |
1200元 |
2004 |
65 |
吴国友 |
薄膜型光触媒车内气体清洁装置 第九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助项目 |
1200元 |
2004 |
附件十三
2001年以来大学生科技论文报告会获奖情况
序号 |
姓 名 |
项 目 名 称 |
获奖级别 |
年度 |
1 |
马利昭 |
SIS热熔压敏胶的研制 |
一等奖 |
2001 |
2 |
乔晓勇等 |
新式暖水瓶 |
一等奖 |
2001 |
3 |
徐修冬 |
野外现场测定试剂包的产品化 |
二等奖 |
2001 |
4 |
宁连才等 |
清凉伞的研制与聚合物光电池的开发 |
三等奖 |
2001 |
5 |
黄咸雨 |
铜、汞等元素对试纸法测金的影响 |
三等奖 |
2001 |
6 |
陈志平 |
填充剂在PVC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2001 |
7 |
梅 军 |
燃料电池及其在电动车方面的应用分析 |
三等奖 |
2001 |
8 |
王艳良 |
锡的加工工艺 |
三等奖 |
2001 |
9 |
李胜涛 |
纳米掺杂微波介质陶瓷纳米粉制备 |
一等奖 |
2002 |
10 |
彭月娥等 |
武汉东湖水质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2 |
11 |
艾常涛 |
纳米插层材料制备方法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2 |
12 |
高 展 |
改性LiMn2O4作锂离子电池电极研究 |
二等奖 |
2002 |
13 |
逯江毅等 |
对《中小城市水质污染调查》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2 |
14 |
苏言杰 |
无团聚纳米粉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
三等奖 |
2002 |
15 |
黄咸雨 |
“白色污染”防治对策 |
三等奖 |
2002 |
16 |
袁凌睿 |
无壳弹的研制 |
三等奖 |
2002 |
17 |
赵小雨 |
精密取液管的设计 |
三等奖 |
2002 |
18 |
王艳良 |
乐凯SHD(新一代)黑白胶卷试用报告 |
三等奖 |
2002 |
19 |
徐 芳 |
陶瓷的配方及工艺研究 |
三等奖 |
2002 |
20 |
许剑等 |
蒙脱土-聚丙烯酸高吸材料表面交联后的性能研究 |
一等奖 |
2003 |
21 |
黄 芬 |
流动注射在线离子交换预富集火焰院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样中微量锰 |
一等奖 |
2003 |
22 |
胡军武 |
纳米硼酸铅的制备 |
一等奖 |
2003 |
23 |
张智丹 |
球形二氧化钛的制备 |
一等奖 |
2003 |
24 |
冯青等 |
碳氧同位素预测长江中游气候变化 |
二等奖 |
2003 |
25 |
苏言杰 |
无团聚纳米粉体制备工艺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3 |
26 |
操齐高等 |
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材料实验条件研究 |
二等奖 |
2003 |
27 |
凌辉等 |
制备与监测新型智能凝胶的设计方案 |
二等奖 |
2003 |
28 |
邱学科等 |
碱式制浆法造纸黑液中木质素的处理 |
三等奖 |
2003 |
29 |
李永勇 |
一种室内甲醛降解装置的设计 |
三等奖 |
2003 |
30 |
张 进 |
中油秦皇岛沥青厂污水处理方案研究 |
三等奖 |
2003 |
31 |
李桂兴 |
水中氟的测定及降解方案设计 |
三等奖 |
2003 |
32 |
乔现峰等 |
从黄姜中提取皂甙工艺流程的改进 |
三等奖 |
2003 |
33 |
张少杰 |
建筑结构胶 |
三等奖 |
2003 |
34 |
章 乔 |
ST-03A型表面孔径测定仪的改造 |
三等奖 |
2003 |
35 |
张国栋等 |
葛根资源的开发及前景初探 |
三等奖 |
2003 |
36 |
潘成胜 |
无尘粉笔刷 |
三等奖 |
2003 |
37 |
杨福华 |
多孔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陶瓷的制备与应用 |
三等奖 |
2003 |
38 |
高兰芳 |
无铅压电陶瓷钛酸铋钠的研究进展 |
三等奖 |
2003 |
39 |
孙永明等 |
纳米氧化硅晶须的研究现状及以后的工作设想 |
三等奖 |
2003 |
40 |
吴国友 |
溶胶——凝胶法制备稳定WO3光致变色溶胶的研究 |
一等奖 |
2004 |
41 |
周健等 |
Bi2S3管状纳米阵列的制备 |
一等奖 |
2004 |
42 |
何璐瑶等 |
石笋氧同位素响应,天气中的臭氧变化 |
一等奖 |
2004 |
43 |
朱 华 |
超细堇青石粉体制备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4 |
44 |
张江义 |
AB-8型大孔树脂分离提纯葛根素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4 |
45 |
吴海军 |
固体甲醇燃料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4 |
46 |
孟祥明 |
纳米锌的缓释复合杀菌材料 |
二等奖 |
2004 |
47 |
李 真 |
有机分散剂对氢氧化铜结晶影响的仿生矿化研究 |
二等奖 |
2004 |
48 |
朱巍等 |
溶胶—凝胶法制备复合薄膜及性能检测 |
二等奖 |
2004 |
49 |
孔望清 |
废弃干电池的回收 与再利用 |
三等奖 |
2004 |
50 |
陈大军 |
废电池的危害及回收利用 |
三等奖 |
2004 |
51 |
杨 超 |
“白色污染”可以标本兼治 |
三等奖 |
2004 |
52 |
吴癸丽 |
家用矿化净水器 |
三等奖 |
2004 |
53 |
王焕磊 |
淡化硅晶须的研究现状 |
三等奖 |
2004 |
54 |
刘永来 |
合成菫青石陶瓷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三等奖 |
2004 |
55 |
石 巍 |
玻璃镀膜技术支应用——低辐射玻璃合资洁净玻璃 |
三等奖 |
2004 |
56 |
张海龙 |
DNA联姻纳米技术 |
三等奖 |
2004 |
57 |
冯 列 |
手机防盗改进 |
三等奖 |
2004 |
58 |
凌 辉 |
电气石结构性能及其应用 |
三等奖 |
2004 |
59 |
金 可 |
太阳能路灯 |
三等奖 |
2004 |
60 |
金成国 |
分光计的快速调节及改进 |
三等奖 |
2004 |
61 |
任富建 |
液相沉积法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一等奖 |
2005 |
62 |
王焕磊等 |
微乳液法制备纳米磁性Fe3O4微粒工艺条件研究 |
一等奖 |
2005 |
63 |
任永鹏等 |
高掺粉煤灰复合水泥的研制 |
一等奖 |
2005 |
64 |
孙永明等 |
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的实验研究 |
一等奖 |
2005 |
65 |
包鲁明等 |
燃烧法制备LiMn2O4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5 |
66 |
刘红娟 |
利用黄磷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5 |
67 |
张明芳 |
含添加剂的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性能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5 |
68 |
白影超等 |
D301R大孔阴离子树脂吸附解吸钼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5 |
69 |
孙美嘉等 |
羟基铝改性粘土矿物柱撑蒙脱石处理含氟废水的研究 |
二等奖 |
2005 |
70 |
武 佳 |
凹凸棒石丙烯酸钠高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二等奖 |
2005 |
71 |
凌芝等 |
电气石的超细粉碎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 |
二等奖 |
2005 |
72 |
邢 英 |
奥里油燃烧烟尘成分分析及其水溶液处理 |
三等奖 |
2005 |
73 |
王 勇 |
简易净水器的制作 |
三等奖 |
2005 |
74 |
王 娟 |
吸量管的改进 |
三等奖 |
2005 |
75 |
刘甜甜 |
凹凸棒石/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三等奖 |
2005 |
76 |
孔风玉 |
纳米TiO2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
三等奖 |
2005 |
77 |
郗海东 |
含SO3的γ-Al2O3固体催化剂的制备﹑结构﹑酸性表征 |
三等奖 |
2005 |
78 |
朱 光 |
镀锌层无铬钝化技术探讨 |
三等奖 |
2005 |
79 |
桑劲等 |
超声时间对吸水树脂的影响 |
三等奖 |
2005 |
80 |
方 刚 |
鳞片状锌粉制备方法研究 |
三等奖 |
2005 |
81 |
陈 洪 |
饮用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三等奖 |
2005 |
82 |
吴勇民等 |
纳米金膜的制备及其在表面等离子共振传感器中的应用 |
三等奖 |
2005 |
83 |
周凤玲等 |
ZnO/BaTi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ZnO量子点的研究 |
三等奖 |
2005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
|
|
|
|
|
|
|